期中了,照例要召开家长会,有家长问我到底怎样教育孩子,最好提供一些简单的我们一听就懂的方式方法,给我们一些建议。思考了一下,结合自身经历,简单归纳几点:
多一些身体磨练
我身体一直很健壮,究其原因,大概跟小学时代的自由放养、初中时代的走读生活有关。我们小时候就是在田野里奔跑,大河里嬉闹的,长得精廋、精廋的,两只膀子贴着身体划动,奔跑的速度极快,浑身有使不完的精力,对上学印象倒不是十分深刻,也不记得课业上有什么麻烦。高年级时到八里外的乡镇中心校就读。早晨照例是要睡懒觉的,胡乱吃过早饭后,离上课时间也就快了,我们常以“穿林海、跨雪原”的豪迈,一路狂奔,八里路我们只要三四十分钟也就到了。放晚学后比较轻松,晚上也没多少作业,一路上就优哉游哉地行进。打仗是必不可少的,前边一拨过了桥,在大河的一侧,后边一拨在大河的另一侧,相互掷泥块。炮火纷飞地打上半个小时是常事,直到有大人路过喝止下来。总结下来,学习上没多大收获,身体倒是锻炼得不坏,到了师范,掷铅球、引体向上都不在话下。不像现在的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孩子们只剩下肩膀上的活动,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女孩脆弱得不行。前些年我带学生去日本交流,和日本孩子一起上了一节体育课,在沿着场地跑步做准备活动的时候,三四圈下来,跑在后边踉踉跄跄、喘着粗气、面色煞白的都是我们的学生,我当时就十分担忧这样民族的竞争力,甚至想到了战斗力。我所走过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体育教学,确保孩子每天不少于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体育节也是每学年的必有项目。我们还重视劳动教育,让孩子参与卫生打扫,食堂服务。我们的家庭也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劳动习惯,课后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磨练身体,磨砺意志,提升竞争力。
多一些物质调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前几年一些地方的办学口号,意为再苦、再穷也要加大教育投入,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办学环境、办学设施。确实令人感动。但对于儿童个体的成长,如果也采用这种观念,本人认为却是十分有害的。我倒认为“再富也要穷孩子,再甜也要苦孩子”。甜水里泡大的孩子不能经受苦难,优渥的生活难以培养坚韧。在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外,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孩子的物欲进行调控,不能助长孩子的物欲,造成孩子的攀比,转移孩子的专注力,羁绊了孩子的成长。“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一句至理名言。记得初中时代,我的物质生活是艰苦的,家里经济负担重,每周只能给我一角钱的菜汤钱,每天中午我只有两分钱的一勺菜汤,周六连汤都打不起了。记得当时只有一件棉袄外套,周日洗一洗,如果阴天衣服干不了,就只能穿着棉袄内胆上学。初中阶段长身体,裤子短了一截,只能走几步,往下拽一拽,走几步,又往下拽一拽。背心上面的肩带破了,姐姐替我用有颜色的布缝补起来,穿在白衬衫里,颜色却映在外面,闹出不小的笑话。也正因为这样的艰难,让我更能体贴父母的不易,发誓要好好孝敬父母;也正由于这样的贫穷让我发奋读书,改变命运;也正由于这样的生活经历,让我养成了勤俭的习惯,受用终身(这种勤俭作风在我女儿身上也得到了完美体现,即使她现在是公务员,收入不低,我们有时要反过来动员她增加些消费)。
多一些精神交流
初中阶段是孩子的青春期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与精神成长严重失调的阶段,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往往更冲动,更不稳定,更有叛逆性,同时也是更需要得到指导的时期。这个时候父母介入,尤其是父亲陪伴,与孩子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共同经历成长是非常必要的。我女儿在这个时期曾经问过我一句话“爸爸,你说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就是为了奋斗吗?”我知道孩子开始思考人生了,这是喜事,但进一步深究,孩子有一些彷徨,可能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造成的。我相信一般的初中孩子的家长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于是,我从家庭的意义入手,从对待学业的态度入手,以自己的经历让孩子体会人生的价值,教给孩子减轻压力的方式,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孩子的认识得到了提升,不良情绪得到了宣泄,正确的价值观得以树立。我是反对小学、初中阶段将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的,孩子得不到家长及时的抚慰和指导,往往会造成一些心理创伤和成长扭曲,尤其会受到不良同伴的交叉影响。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走进内心的精神交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餐桌上的时光很重要,既是亲子又是开展隐形教育的良机。让孩子谈谈学校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想法,开展一些讨论;家长也可以在餐桌上谈谈单位的事,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和怎么做的,这样在孩子比较放松和快乐时价值观就已经悄悄渗透了。长此以往,孩子怎么可能会“离经叛道”呢!
多一些成长宽容
好教育一定是宽大、温暖的教育。初中是孩子生理、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由于他的不稳定性,往往会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非常乖巧的突然叛逆了,成绩优异的突然下降了,一向循规蹈矩的突然离家出走了,特别依赖父母的突然恋爱了等等,不一而足。对待孩子成长的烦恼,我们家长往往手足无措。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家长要发自内心的包容。要避免“顶牛式”的粗暴,避免“一根筋”的固执,避免“一把手”式的训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求问题的原因,从平等的角度共同出发寻求问题的解决。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独立的见解,包括允许孩子不顺从自己的意愿。在这个地方我还想对家长说一下怎样对待孩子的学业。初中阶段,因为学习内容的增多和理性思维的增强,初二往往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分水岭,我们家长要引起重视。同时要知道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学业不是唯一的出路,孩子阳光、健康、善良、向上,有健全的人格就是最好的成长。何况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觉悟,多些宽容、多些鼓励,相信未来、相信孩子。
多一些社会阅历
初中阶段孩子对社会是懵懂的,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往往局限了学生的视野,造成了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隔离,造成了学科知识的隔离,造成了知识与实践的隔离。这几种隔离是非常有害的,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隔离犹如在温室里培养花草,学生不能经受社会的风吹雨打;学科知识的隔离让学生只能获得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完整地理解世界;知识与实践的隔离让学生无法完成任何简单的实践,成为两只脚的书橱。除了学校要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开学科藩篱、打通知识与生活的通道,打破学校围墙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外,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放手让孩子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表现自我,获得体验,增长才干。如职业体验、公益活动、研学旅游、义务劳动、田园体验等等。以期培养一个素质全面、能力超群的好人和能人。
多一些责任担当
人有了责任才会成长得更快。我们有的家长总以孩子小为借口,始终像老母鸡一样地庇佑着孩子,孩子无需任何责任担当。在家长长期的庇佑下,心安理得地享受,不用主动、不用操心,不用劳作,也就习惯了不主动、不操心,不劳作,一旦离开了父母,遇到生活的风浪,毫无担当的他们就弱不禁风,不知所措。有的家长孩子犯了错误都不忍心责备,更不晓得和孩子共同面对,而是越厨代庖,全力承担,这样,怎么让孩子吸取教训,获得成长呢?在我们学校孩子打碎了玻璃,是不可以按价赔偿的,而是需要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去玻璃店划上一块,按要求自己装上去的,因为是断桥铝窗框,安装工序比较复杂麻烦。正是这种复杂、麻烦才能让孩子记得破坏公物的教训,获得潜在的成长。其他公物的赔偿也以此方式执行。南极帝企鹅孵化后代,只要超过了六个月,无论小企鹅是什么样的状态,父母都坚决地离开小企鹅,小企鹅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大海,学会捕食,养活自己。这一点倒值得我们家长好好学习!
当然,教育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话题,需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管窥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