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屠杀建文旧臣
建文四年(年)六月,燕*攻占京师(今南京),朱棣从建文帝朱允炆手里抢过皇帝宝座,在奉天殿登基称帝,次年改年号为永乐,是为明成祖,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时期。
对于朱允炆而言,无论他是生是死,已经不重要了,朱允炆*治地位的完结就注定他的人生已经结束。对于朱棣而言,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现在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帝王。
朱棣攻占京师后,认识到必须清除反对他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他开列“奸臣榜”,诛杀了一部分建文朝臣,于是极其残忍和暴力的一幕发生了。
他首先找到方孝孺,他知道方孝孺名满天下。道衍和尚(姚广孝)早就跟朱棣说过,殿下攻下京师后,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但你一定不能杀他。如果杀了他,天下读书的种子就会绝了!所以朱棣先是接见了他,好言劝慰,让他起草诏书。因为他知道,起草诏书其实找别人也可以,但方孝孺写诏书可以起到安抚天下人心的作用。可无论怎么劝说。方孝孺就是不答应。朱棣便命人拿来纸和笔,逼他写。方孝孺写下了“燕贼篡位”四字。朱棣此时丧失了理智,他大声说:“你不怕我灭你九族吗?”方孝孺答:“灭我十族又如何?”结果是,方孝孺,凌迟,灭十族(朱棣将他的朋友和学生也凑成一族),这是他屠杀的开始!
朱棣大肆屠杀建文旧臣方孝孺是一个敢于反抗强暴的人,他虽然死的很惨,却很有价值,他不但没有背叛故主朱允炆,而且成为了读书人的楷模,受到后人的敬仰。
之后,朱棣又屠杀了铁铉。他将铁铉的耳鼻割掉煮熟塞入铁铉本人口中,问:“甘否?”铁铉朗声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迟,杀其子。*子澄,凌迟,灭三族;齐泰,凌迟,灭三族;练子宁,凌迟,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陈迪,凌迟,远戍者一百八十余人;卓敬,凌迟,灭族;胡闰,缢杀,家族连坐死者二百一十七人……
无需开出更多的名单,太多的血腥不忍往下再写。这种近乎变态杀人狂的心态,反映出朱棣的残暴,但更反映出他的心虚。
二、证明帝位合法
朱棣皇位来源不正,他日夜担心有人抢走他的位置,他通过屠杀建文旧臣来改写历史。但事实就是事实,尽管他能当时堵住天下之口,但却堵不住人心,历史终究留下了他残暴的印记。
为了证明是合法的皇帝,他采取了如下措施和实施了如下行动。
首先是废除建文年号,即位时直接布告是洪武三十五年,对其侄子的建文一朝不予承认;同时下令凡是建文时代执行的各种规章制度与洪武时代不一致的,全部废除,他想仰仗父亲朱元璋的威名提升自己。
重修《明太祖实录》他还下令重修《太祖实录》。此书建文帝修改过,对朱元璋的事迹和评价比较客观,但朱棣要求把太祖修改为显赫出身的印记,不能一开口就说“我本淮右布衣”,好像不愿意朱元璋是个叫花子而本来就是高贵达人似的。此外,他还在实录中加入一些子虚乌有的内容,比如朱元璋如何多次训斥朱标和朱允炆,而对朱棣却赞赏有加。每次太祖一看到朱棣就笑容满面等等,只是由于奸诈的朱允炆等人搞阴谋诡计,才使朱棣的皇位被无情的剥夺。朱棣认为好人才有好报,他通过正义的靖难战争打垮邪恶的建文帝及其佞臣,才使得父亲朱元璋的大明王朝重见天日。
朱棣本来是庶出的,但他通过修改,就成了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于是有了《永乐实录》的记载:高皇后(马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上(朱棣),次周王肃。因为现在朱棣是皇帝了,而且是抢夺了侄子皇位的皇帝,所以他必须是马皇后的儿子,只有这样他才是嫡出,才有足够的资本去继承皇位。庶出去继承皇位显然是行不通的。可怜朱棣的生母就这样被他无情地抹去了。
朱棣通过一系列地篡改历史真实面目,而希望留给世人关于建文帝属于昏庸无能荒淫之徒,进而粉饰自己是明朝的正人君子和正统继承人的形象,只能瞒住一时,但朱棣改变不了历史的真相。
胡濙被派出查找建文帝实际上,朱允炆是否还活着,一直是朱棣心中的隐痛,此种隐痛伴随了朱棣执*的二十二年,直到朱棣病逝。只要朱允炆还在,他的皇位来源迟早会被揭穿。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棣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布告天下,建文帝已经自焚,尸体已找到,这样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就会死心。同时,派人暗中查访建文帝的下落,一个是本土(胡濙主办),一个是海外(郑和主办),从这两个方向思路上去寻找。因为明朝史料和当时同情建文帝的社会普遍倾向于朱允炆没有死,而是通过办法逃出生天。
建文时代,朱棣还是个藩王,为防止藩王日后作乱,建文帝采取削藩之策,朱棣后来造反,夺取了帝位。朱棣当上皇帝后,自然也要防止幸存下来的藩王造反。只是与建文时期不同,那些藩王已经无力造反了。自古以来,父子兄弟相残已经是家常便饭,朱棣也不例外。他首先安置被迫跟随他靖难的宁王朱权,当初朱棣对朱权说,事成之后中分天下。可是到朱棣当上皇帝后再没有提起。朱权要求去苏州或者钱塘,朱棣不答应,而是把他安置在了南昌。永乐四年(年)五月,削齐王爵位和官属,不久废其为庶人;永乐六年(年),削岷王官属及其护卫;永乐十年(年),削去辽王官属及其护卫;永乐十九年(年)削去周王护卫。这样,这些藩王彻底成为了朱棣的*治俘虏,更没有力量对抗朱棣了。
修《永乐大典》历史证明,朱棣就像长有两张面孔,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不是一个好人,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未免感到非常可怕。他冷酷、权欲熏心,六亲不认,歪曲事实。可历史却又告诉我们,朱棣绝对是一个好皇帝。他用惊人的天赋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功业,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遗产,并在几百年后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以从这角度来说,于国家而言,朱棣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用雄才伟略形容他并不过分。
三、修《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年),朱棣为标榜文治,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永乐五年(年),《永乐大典》书成。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大型类书。全书卷,其中仅目录就有16卷,共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字。自先秦至明初,所引书七八千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多年。朱棣虽然自己文化修养有限,但给我们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解缙(年-年)明代大臣文学家解缙,当时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曾勇敢向朱元璋上书,针砭时弊,斥责一些不必要的杀戮,并呈有名的《太平十策》。原以为朱元璋会大发雷霆,但实际上什么事也没有,只是于洪武二十四年(年)被赶回老家,并说“十年后再用”。建文帝时期,他上书要求获得官职,建文帝给他在翰林院谋了个差事,解缙很不满意。后来投靠了朱棣并成为宠臣,原因是他能完成大典的主编工作。
《永乐大典》成书后,解缙志得意满,他做了一件他不应该且做不了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断送了他的一生。他知道,朱棣迟早会去世,他要早做打算,投靠朱棣的继承人,他把目光投向了朱高炽。当时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朱棣一直犹豫不定。次子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大功,参加靖难的人都推荐朱高煦,而朱高炽虽然是长子,但是个残疾,而且眼睛还有点问题,当皇帝形象确实不太好。解缙决定支持朱高炽,后来朱棣下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于是解缙投机成功。而朱高煦虽然不是太子,但他的地位和势力甚至超过了太子一*。有鉴于此,解缙向朱棣进言,说朱高煦有失礼仪,有越理行为。
朱棣只说知道了,但心里很不高兴,因为皇家内部的事务自然有人管,解缙这种干涉家庭内*的行为,使朱棣渐渐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后来解缙反对朱棣讨伐安南(今越南),由此朱棣一纸诏书打发他去了偏远的广西。永乐九年(年),解缙利用回京的机会私下去见朱高炽,被朱高煦告发。永乐十三年(年),锦衣卫纪纲请囚犯解缙吃饭,解缙大醉,被扔进雪地里冻死。
四、迁都北京
朱棣下令营建北京永乐十四年(年),朱棣下令正式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年),北京宫殿落成。这年九月,朱棣下令明年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至此基本完成。
朱棣迁都北京的想法由来已久。永乐元年三月,蒙古*队进攻辽东,当地都指挥沈永是个无能之辈,既不能抵御,又不及时报告。朱棣得知,大为恼火,他杀掉了沈永,与大臣商讨北方*事形势恶化的原因。
其实,在明朝的防御体系中,负责北方防御的主要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可是在靖难之战中,朱权的部队被朱棣收编,朱权本人也成了朱棣的绑票来参加靖难之役。现在,朱棣在南京当了皇帝,朱权也已不在北方,北方*事形势恶化的责任还是在朱棣身上。南京地方不错,属于经济发达地带,地势险要,又是主要粮食产地,但如果都城长期设在此地,北方以及更远的地方,朝廷往往传递情报和部署战略决策会耽误时效,甚至有时鞭长莫及。加上朱棣二十一岁就去了北平,长期在北方担任戍边藩王,他早已习惯了北方的生活习惯,特别偏好北方饮食,尤其十分喜欢朝鲜泡菜。因此,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控制北方边界,保证国家安全。
迁都北京在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传得还有板有眼。说是朱棣因为是夺的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因此皇位来得不正。加上朱允炆是纵火烧掉宫殿自焚,因此朱棣总感觉到朱允炆的亡*在宫里飘荡,如同幽灵一般,搅得他日夜不得安宁,故朱棣还是希望早点远离朱允炆亡*的困扰,回到他那熟悉而又亲切的北平去。对此,我们找不到史料加以证实。
朱棣是一个很有水平、敢于抉择的皇帝。虽然他知道迁都是一件浩大工程,耗时费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影响大明帝国长治久安的最大因素就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将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必须舍弃眼前的利益,迁都北京是一项正确的选择,否则明朝将难逃南宋的命运。今天的北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这一切的起点都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朱棣的迁都决定对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和定位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这点上,朱棣确实功不可没。
五、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此西洋实际就是南洋)是明朝历史的重要事件之一。洪武十四年(年),傅友德、蓝玉奉朱元璋之命远征云南。郑和当时成了儿童战俘。当时明*对待儿童采取了一个极端残忍的方式,那就是阉割,因此郑和其实就是一名太监,那时他才十一岁。随后跟随明*征战四方,他沉默寡言但目光坚毅,被朱棣提拔为贴身侍卫。我们曾知道,当时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之战,就是因为一个叫马三保的人为朱棣出谋划策,最终大胜南*的。后来由于念及马三保有功,赐为郑姓,改名郑和,深得朱棣赏识,朱棣给了他这个巨大的荣耀,由此开始了他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我们知道,朱允炆下落不明,搅得朱棣心里难以安宁,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样他才安心,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查找朱允炆的下落。当然,更深层的目的,是朱棣要威服四海、胸怀远人。国家的强大,需要通过对外交往彰显大明帝国的形象,从而达到万邦来朝的目的。这是朱棣时代一个伟大的创举,更是郑和一生的荣耀。
永乐三年(年)六月十五日,郑和船队从福建五虎门启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程航行,这次带去的士卒达到了两万七千多人!更令人惊赞的是,主要舰只犹如现代的航空母舰,名副其实的是海上巨无霸!但中国人历来讲究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气度和底蕴。此时郑和站在桥头,望着庞大的舰队和茫茫大海,思绪万千。他明白此次航行的使命和职责,开始了一段永远被国人传颂的历史。
在这次航行中,发生过爪哇国两个国王之间开战,西王杀掉船队上岸船员一百七十多人的事情,手下士兵义愤填膺,要求解决西王。其实凭借火炮和火枪解决当地土著头领易如反掌。但郑和没有冲动,他知道此次出行的目的在于和平宣威。他对前来吓得*不附体的西王,狠狠教训了一顿,并要西王赔偿*金(六万两,实际赔偿一万两)。朱棣知道后,对郑和大为赞赏。至此爪哇年年很自觉地向中国朝贡。后来船队先后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一路上与西洋各国交流联系并开展贸易活动。这些国家纷纷派出使者,跟随郑和船队航行,准备去中国向永乐皇帝朝贡。最后,船队到达终点古里(今印度的科泽科德)。郑和此次带着诏书,以大明帝国皇帝的名义正式册封当地统治者为古里国王,从此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此后郑和下西洋,均以此为中转站和落脚点。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但是返航时却遇到了海盗,这名海盗名叫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因犯罪逃到海外。这家伙一时头脑发热,竟然自不量力要抢劫郑和的无敌舰队!不用细说,被训练有素的明*全歼其五千多人,击沉敌船十余艘,陈祖义被活捉,后来被押到北京斩首示众。这次航行虽然没有找到建文帝,但使沿途各地见证了大明的强盛,他们十分敬仰,纷纷向大明朝贡。朱棣不愧是个有远见卓识的帝王。
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郑和先后又五次率领船队下西洋。经过郑和的努力,西洋各国与明朝建立了良好而关系,各国心悦诚服地佩服大明帝国。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在朱棣死后的宣德八年(年),共有七次下西洋。
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足以让我们国家和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至此大明帝国扶摇直上,声名远播。
永乐时期的明朝疆域靖难之役后,“淮以北鞠为茂草”,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朱棣着手恢复民生、蠲免赋税,他一再劝民于田亩,千方百计地招抚流民复业。朱棣也像朱元璋一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移民。对各地方官吏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随时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在朱棣的统治下,国泰民安,永乐盛世已经到来。
六、征伐安南
虽然大明王朝十分强大,但有些相邻的国家是不是也捣乱制造麻烦,安南曾经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国家。
安南曾得到朱元璋的册封,双方关系良好。安南也向明帝国朝贡,其国王继位等大事,须得到明帝国正式册封后方可确认合法。永乐元年,安南国王照例派人朝贡,当时礼部的人惊奇地发现,国王已经不再姓陈,而是姓胡。安南使者解释说,陈氏无后,由其外甥继位被百姓拥立为国王。朱棣得知后感到蹊跷,于是派礼部官员探查实情。但是大明使者在安南转了一圈并未发现破绽。朱棣这才放心,正式册封胡氏为安南国王。于是真相继续隐瞒着,直到永乐二年,安南大臣裴柏耆突然来到中国,并以紧急事件要呈报皇帝,至此真相这才揭开。
朱棣将安南(今越南)纳入大明版图原来,安南丞相黎季犛突然发难杀死国王和拥护国王的大臣,此后改名胡一元,并传位给他的儿子胡奆,欺骗大明皇帝,骗取封号。但朱棣依旧半信半疑。同年八月,原国王弟弟陈天平也来到京城,证实了黎季犛的说法。此时安南使臣还在,朱棣命人唤使臣来见陈天平。安南使臣看到陈天平,赶紧习惯性地下拜。朱棣已经明白,他斥责安南使臣,明知现任国王是篡权贼子,为何不报告?他拍案而起,发布诏书,厉声斥责现任国王胡氏,并表示护送陈天平回去继承王位。这位国王诚惶诚恐,连忙答应。可是,令朱棣想不到的是,陈天平回去就被杀掉了!而且连大明使者一同被杀!
朱棣被彻底激怒了!真是胆大包天,此仇不报,大明何用?!
永乐四年(年)七月,朱棣命朱能为征夷将*(行*途中病逝),张辅,沐晟为副将*,率兵号称80万征讨安南。永乐五年(年)正月,明*追安南兵至*江,攻破其江中兵寨,后又连战木丸江、富良江获胜,五月,俘黎季犛父子。六月,明朝令改安南为交阯,设交阯布*使司。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后来安南独立成为大明附属国)。
七、五次北伐蒙古
朱棣第一次北伐蒙古路线真正让大明帝国头疼的是北部的蒙古,几十年来双方就从来没消停过。当时蒙古分裂为三块,分别是蒙古本部(即后来的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卫。其中蒙古本部鞑靼由*金家族统治,属于蒙古正统,以首领自居,这让瓦剌实在是看不惯,两部打得死去活来,这正是明帝国希望看到的。因为,统一的蒙古对大明王朝的威胁会更大。蒙古本部鞑靼太师阿鲁台在拥立本雅失里为可汗后,奉行对抗*策。更为恶劣的是,还杀害明朝使节郭骥。
永乐八年(年)八月,朱棣北伐亲征,鞑靼得知,惊惶失措,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决定分开逃跑,本雅失里向西跑,被朱棣追上,一顿猛揍,好歹捡回一条性命,只好逃到了瓦剌。瓦剌首领马哈木二话不说,砍下了本雅失里的脑袋。朱棣决定攻击阿鲁台。由于兀良哈怕明帝国找麻烦,不肯接纳阿鲁台,阿鲁台只好四处游走。结果在阔滦海子(今呼伦湖)碰到了朱棣大*!双方接仗,阿鲁台*哪里是朱棣明*的对手?一顿猛砍,阿鲁台连忙趁着混乱逃走,但其五万蒙古*队全*覆没。经此打击,鞑靼势力大为衰弱,可汗已死,阿鲁台痛苦不堪,四处求助不成,只好于同年冬天正式顺服于明朝,开始向明朝朝贡。北部边界暂时赢得了和平局面。
鞑靼的严重削弱,却造成了瓦剌的强大。鞑靼遭到明*痛击时,瓦剌不但不帮忙,而且非常高兴,因为瓦剌和鞑靼的积怨甚深。此时瓦剌也动起了统一蒙古、恢复帝国的念头,这让明帝国感到了严重威胁。而鞑靼臣服明朝后,屡次被瓦剌首领马哈木欺负,竟跑到长城边上来,要求*治避乱。
马哈木自信蒙古草原上的他最强大的骑兵足可以击败明*,他只要把明*引入圈套就能取得胜利。至此瓦剌再也不服从明朝的调遣回到它的老家西蒙古。永乐十二年(年),朱棣举行第二次北伐。马哈木逐渐把明*引入他预设的埋伏圈,以便用他强大的骑兵冲垮明*的阵型。正当马哈木得意忘形之际,明*变换阵型,原先处于中央的步兵向两翼后退,中*后阵立即有一支部队填补了空位。上当了!瓦剌*大惊失色,他们遇到了神机营!只见明*中*部队火铳和火器一起开火,蒙古*队立刻人仰马翻,马哈木大呼撤退。此时明*第二次变阵,神机营向两翼迅速后撤,明*大队起兵随即从后*冲出,分为三部,中*朱棣亲自统帅,左路由李彬、谭青率领、右路由部将王通领队,向瓦剌侧翼发起攻击,马哈木叫苦不迭,转身就跑。
明朝*队的神机营马哈木失败了,他的挑衅终于换来了教训,明白自己没有与明帝国对抗的实力,他也步阿鲁台的后尘,于永乐十三年向明朝纳贡称臣。但他培养的孙子却在后来干了一件大事,竟然俘虏了明朝皇帝朱祁镇,这个孙子就是也先,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永乐十九年(年),兀良哈蒙古反叛,朱棣举行第三次北伐,大败兀良哈蒙古。永乐二十一年(年)七月,阿鲁台又开始捣乱,明成祖第四次北伐,再次亲征阿鲁台。永乐二十二年(年)正月,鞑靼部进犯边关,朱棣组织进行第五次北伐。明成祖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势力进一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后来朱棣亦在第五次亲征得胜回朝途中病逝。
八、内阁的形成与东厂的建立
朱棣刚开始坐上皇帝宝座时很是兴奋,但时间一长就开始烦了起来。因为他按照他父亲朱元璋的做法,拼命地工作,但还是有干不完的活,这使得朱棣痛苦不堪和极度厌烦。
在这种情况下,他任命解缙等七人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协助他处理*务。但这七人的官职并不大,最多不过五品。朱棣这样的精心设置,就是为了防止这七个人权势过大,所以有意降低他们的品衔,自认为可以有效地控制他们。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错了,当初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机构后来竟然成为了明帝国的中枢,而他们的官位却上升到百官的首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内阁的生命力会比明帝国还要长!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内阁首辅,这些人将在明帝国的内阁中枢中起到领袖的作用,内阁逐渐成为中国*治制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朱棣是靠造反上台的,他心里确实很虚的。他也时常担心别人也在搞阴谋,于是恢复了锦衣卫,以便更加有效地监视百官。但是,锦衣卫组成的人员很多是良民出身,和百官交往也多。朱棣担心这样下去,锦衣卫也很难保证可靠。为此,他在永乐十八年(年)设置东厂,总部就在东安门。从此,这个明代最大的特务机构登上历史舞台,其权力之大、作恶之多、名声之臭,实在罕有匹敌。
朱棣建立东厂,强化特务制度东厂是一个由宦官主管的机构,有自己的监狱,不光朝廷百官,甚至连他们的同行锦衣卫也监视,成了监视特务的特务,搞得锦衣卫也很郁闷。这种原本平级的特务机构,逐渐成了上下级的关系,有时锦衣卫使见到了东厂掌印太监也要下跪磕头。不过后来也有锦衣卫使依靠自己的才能压倒了东厂,在他的任期内,锦衣卫的威名和权力要远远大于东厂,我们以后再展开讲述。
这里澄清一个事实,我们曾经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东厂太监武艺高强,身怀绝技,其实是虚假的。真正抓人惩凶等事情,都是太监手下正常人(非宦官)干的,东厂设置有千户、百户、掌班、领班、司房等职务,什么都管,就连市场上白菜、豆腐价钱都会记录在案,更不要说对朝廷百官和锦衣卫的监视了。朱棣就是靠东厂获得大量的消息来源。
九、巡抚制度及总督职务的确立
我们知道,当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废除行中书省,设置布*使司,最高长官就是布*使,主管全省事务。可是朱棣绝不放心把一省大权交给一个人,由此又分设两个部门,分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最高长官是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司(最高长官为都指挥使)。
这样,布*使、按察使、都指挥使都在省城办公,各司其职。布*使管民*、财*,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挥使管*事,由于没有统一调配,而是各行其是,遇到一些大的问题就难免相互推诿,特别是有的事情还涉及三家,这样办起来事情来很不顺畅,谁也不服谁。为处理好三各部门的协调,中央就会派人管理全省事务,大家都听这个特派员(相当于钦差)的安排,这样的下派人员就叫巡抚。但这个巡抚是临时性的,如果省里的事情处理完成,这个人就会回到中央去上班,因此这个巡抚实际上是一个临时官职。
巡抚相当于省长级别后来,由于临时巡抚人员处理的事件有时会延长,并非每件事都很容易去解决,因此这个巡抚就会在地方待更长时间。而且,有的案件已经处理完毕,这个巡抚临时职务也就取消,正准备回中央或在回中央的路途时,案件又有了新的发现,那么这个临时巡抚人员又得急急忙忙往回赶来处理问题,搞得巡抚焦头乱额,只得长期待在地方上。所以,在历史发展中,这种临时特派员就只能变成固定特派员,巡抚职务也就成了固定职务,遂终成定制。巡抚也就成了一省的最高长官。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总督职务。总督管辖范围要比巡抚大,有时管两个省甚至三个省的事务,当然有的省比较大,既有巡抚又有总督。按理来说,每个省都有巡抚,没必要再设置总督职务。然而,朱棣考虑得很仔细。因为有的事件牵连到一个省甚至跨省,比如农民起义,到湖南闹起来然后又跑到湖北去,那么湖南的巡抚对湖北就管不着,这个时候总督的地位就凸显出来。后来还有督师的新官名,专管总督,比如农民起义*闹到哪里,督师就跟到哪里。
以上这三种官职都是在永乐时期由朱棣首创的,其作用好坏不一。朱棣创造性地发明这些职务,既有现实的需要,也有演变的原因。
十、太子位的争夺
朱棣子嗣不多,除了朱高爔幼年早丧之外,也只有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及三子朱高燧。
其中朱高煦曾随父亲在靖难之战中出生入死,功勋卓著,朱棣特别欣赏他,曾说:“勉之,世子多疾!。这给了朱高煦一种非分之想。世子就是指的是长子朱高炽,他生性温和,仁厚老实,大腹便便,而且腿脚不便,朱棣曾认为他继承皇位有损帝国形象,曾一度考虑立朱高煦为太子,因为朱高煦很有他青年时代的影子。但朱高炽是长子,在封建王朝皇位传承有立长不立幼的思想,因此朱棣对此犹豫不决。
后来在大臣解缙的劝说下,朱棣决定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这样,支持他的太子*的大臣们也就放心了。同时朱高煦被分封在云南,但朱高煦在父皇朱棣面前不断诉苦,缠得朱棣没有办法,便让朱高煦和他一起巡视边界。在朱棣巡边时,朱高煦表现良好,朱棣高兴之余,便让他留在了京城,这让朱高煦感到机会来了。他深通权谋,聪明过人,他广收朝中大臣。由于朱棣经常在外,所以安排朱高炽监国,这给了朱高煦毁谤朱高炽的机会,他在父皇面前说,太子急于登基、抢班夺权、贪恋权位,搞得朱棣也开始怀疑老实太子的用心,所以他经常找太子的茬子加以训斥,这让大臣们非常不满。关键时刻,大臣杨士齐挺身而出,用智慧稳住了太子的地位。
杨士奇是太子身边的人,对太子很有感情,他为人低调,城府极深,就连朱棣也以为杨士奇只是个中间派,还经常找杨士奇讨论意见。面对弟弟朱高煦屡次向朱高炽挑衅,阴谋对付他,朱高炽却一次又一次容忍下来,甚至好多次帮这个无赖弟弟说情,这给了杨士奇深刻的印象。
面对朱棣的询问,杨士奇略加思索,就给出了答案。他说:“太子监国期间努力处理*事,能够听取大臣们合理的意见,但对于不对的意见,也绝不会随便同意。对于近臣不恰当的要求,他会当面驳斥和批评。”这句话表明,太子礼贤下士又不接*,朱棣听了深以为然,暂时也就没有了换太子的想法。
明*战斗图永乐十二年(年)九月,朱棣北巡归来,由于准备不足,朱高炽接待延迟,朱棣大发雷霆,狠狠地骂了朱高炽一顿。接待工作没做好,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吗?原来朱高煦编造太子企图不轨的各种消息,长年累月地造谣,加上身边被朱高煦收买的人说太子的坏话,朱棣又渐渐怀疑起太子来,他把太子一*的主要官员如尚书蹇义、洗马杨溥等人抓了起来关进监狱,太子*几乎一网打尽。又是关键时刻,在朱棣召见杨士奇的对话中,朱高炽得以稳住太子之位。而朱高煦沉不住气了,他竟然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这么英明神武,不是很像李世民吗?”朱棣不是李渊,朱高煦和李世民都是次子,难道朱高煦也要做出弑兄逼父的事情吗?至此朱棣不再犹豫。
永乐十三年(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愿前往。朱高煦怏怏不乐地说:“我有何罪,置我瘠土”。朱棣这才疑心他有夺嫡之意,下诏催他就藩。永乐十四年(年)十月,朱棣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达数十起,对其予以痛斥,剥夺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太子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朱棣面前极力请求。永乐十五年(年)三月,朱棣将朱高煦徙封到乐安州,并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达封地后,心怀怨念,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朱高炽虽多次致书劝诫,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后来朱高炽当上皇帝,仍然对弟弟劝诫,直到朱高炽长子朱瞻基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兵败被诛。
十一、结尾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一年(年)的一个深夜,此时朱棣正在第五次北伐。胡濙的到来彻底让朱棣*牵梦绕二十多年的心结放下。因为无史料上去证明,只能推测而已。胡濙告诉朱棣,建文帝找到了,但建文帝已经是个普通老百姓,朱允炆不想和他争了,还是要朱棣做个好皇帝吧。史料上最终有这样一句“至是疑始释”。意思是朱棣彻底解脱了,二十年的疑问,忧虑、期待、愧疚、恐惧,在那个夜晚全部烟消云散。
可是,消息来得太迟了,尽管来得迟,也还是得到了最好的结果。然而,朱棣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永乐二十二年(年)七月十八日,朱棣病逝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终年六十四岁。大*继续朝京师进发,同时派人密报太子。永乐二十二年(年)八月,朱高炽登基继位,是为明仁宗,也就是洪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