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艺
陶瓷与艺术的问题,很难清楚描述。不仅因为人类历史发展太复杂,地方文化的差异也会产生无法理解的价值。现在很多人运用泥土表达个人的陶瓷创作,这带来了多元的艺术风格与内容。因为作者可以是司机、诗人、明星、建筑师、文学家、环保主义者,甚至身体缺陷的人,每个人都能把泥土作为手中世界重新塑造与定义。虽然狭义的陶艺可能被稀释成记录过程、表现、表演的艺术,但是从世界产业化后观察这个文化现象,就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大量手工艺者只能从单一生产性,或日常应用性解放出来,以个人的艺术符号去创造全新的东西。本次课程将带大家通过资料,走进作家们的艺术世界,了解动漫陶艺,独立完成将想法从草图、运用材料、材料制作、发表的过程。
山西历史博物馆有95年发现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上面绘制了日常紧密关系的鱼,这是当时的小孩夭折后,父母把孩子的尸骨放到瓮中,用这类的盆扣盖,埋葬在房屋附近。盆底的两个小孔,考古发现这是人们相信,这样可以方便小孩的灵*自由出入。为何2个孔,个不是也可以么,我想是因为可以类似鼻孔,这样就是呼吸感觉。可见,这里陶艺在古文化中,不仅记录日常东西(鱼),更重要还有其他现象,用以传达人的信仰、爱、观念等精神。
这是叙利亚出土过公元前9世纪的塔器,在宗教仪式中的寺庙或圣所中使用的物品。物品中的两层塔楼的上方是一个男性人物,他穿着类似苏格兰的短裙,抓住两只狮子后躯,公元前年这类陶土的作品是作为人的祭祀要素。
古代特意塑造成类似心理安慰与精神宣传的信仰物,作品特点是刻意/特定,有社会的文化规则,与形式/仪式进行结合。或者,我可以深刻一点认为,这是人的精神/心理的自发追求。虽然群体的社会性可能还要更复杂问题与思考的话题。
这个是公元前年的物品,有泥板印制楔形文字,是以提供古亚述商人互相传信。商人们在未干的软粘土上刻楔形文字,干燥后作为邮件给贸易伙伴发送指示:如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其单价和适用的汇率,运输方法建议,商队及员工住宿和生活方面安排,包括驴饲料等。有几封泥板(邮件)说(告诉合作运输伙伴):你走小路可以避开税收(类似走私),不行的话,就小块分开,放内衣,带到....泥土刻字可能后来盖章、签字有某种共通的无意识。其中,泥土上赋予信息,传达个人声音/意图,就是陶土成为介入社会的方法。我算是部分回答一个问题:为何泥土介入我们精神生活。
出土很多的在公元-年的底比斯、拜占庭的陶瓷片,用墨水拟写经文进行宗教普及性的传播。5C的后罗马时代的拜占庭,也就是东罗马,开始面临诸多外围的危机。企鹅出版社编辑的《罗马帝国的遗产-》P44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
周边新型民族开始形成,东罗马要准备大量战斗,这样民众或移民的合力对冷兵器时代非常重要,基督教发展要积极普及民众万众一心不怕牺牲。宗教宣传时,在陶瓷上拟写经文很普遍,这能让周边的人了解,让信仰(包括被迫信仰)的人得到提醒或信心。记录是夸张现实或想象故事的结合,是夸张部分情节或人物,需要重新塑造角色、改变与结合旧故事。
公元年,查士丁尼皇帝占领东哥特王国的首都拉文纳,圣维他尔改成皇家教堂,教堂便出现皇帝两旁的2个随员(象征着耶稣2个门徒)的镶嵌画---这些是*教合一体制所需要的“艺术活动“。后罗马*教合一体制是C以后外敌与战争激化的特点,而功能上延续着世纪的罗马多神制,把有贡献的*事家死后成为大众神像的创作(偶尔活人也做雕塑。如世纪的凯撒外甥屋大维正式把民主制落实为帝制化,于是一辈子做皇帝。屋大维活着的时候全国就出现自己年轻时的雕塑,因为活着雕塑不能裸)。
而中国的唐三彩、白瓷、青瓷、宋瓷、青花的陶艺演变,同样记录了*治、社会、科技、材料、意识的变化。青花就是依靠景德镇高岭土产生的洁白硬质(00度高温),结合伊拉克进来的钴(从元代就开始伊斯兰国进口用于加工,青花是在明代成为世界贸易的代表)作为色釉,绘制吉祥的凤凰与牡丹塑造出时代特点(2C开始伊斯兰的图案也影响我们设计)。
可见陶艺因为社会功能的需要,也就不断变成各种艺术创作,这些作品不仅会伴随个人表现技巧而差别,也是社会意识与时代信息的载体。如今的陶艺可以理解为工艺品,也可以是艺术创作。
动漫陶艺则更多表现为动漫化的角色、动漫实验、动漫衍生的陶瓷造型。
《故宫的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