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谁在讲动物的故事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拟人手
TUhjnbcbe - 2021/5/24 20:09:00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姜常鹏厦门工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师陈敏南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拟人化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法,体现为动物的人格化、性格化,也隐藏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中。一般来说,在纪录片中,处于限知视角或第一人称的叙述者给人感觉更加真实和可靠,但处于全知视角或第三人称的叙述者又具备着优于限知视角的权威性与客观性。动物题材纪录片述说的主体是动物,其自身的表达需要人类通过语言进行叙述,因此,片中的叙述声音是恒定不变的,但依然存有叙事视角和人称的转换。

一、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叙事视角

众所周知,纪录真实是一种建构的产物,那就意味着当它呈现的时候就已经掺入了主观态度。纪录片不会无目的地出现,它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意义而来。叙事在纪录片中普遍存在,它不仅是建构纪录真实的重要手段,也是传达意义的重要手段。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归纳拟人化手法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表现方式,叙事视角是第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问题。因为导演在建构叙事文本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由谁来讲述故事。对于动物题材纪录片而言,叙事视角的选择还会决定表现手法的选择,即不同的拟人化的表现方式。

目前流传最广的叙事视角分类方法是托多罗夫的三分法,即:全知视角,即叙事者>人物;内视角,叙事者=人物;外视角,叙事者<人物。为了清晰地梳理拟人化手法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表现方式,我们采用两分法,即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并由此探讨这两种叙事视角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所产生的不同的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方式。

二、全知视角下的拟人化1间接拟人化手法

全知视角又称零视角,是指叙事作品中没有一种明晰可辨的“叙述人声音”。叙述者不是作品中的人物,不参与事件进程。这种不受主客观制约的叙述视角时空转换灵活自如,具有宽阔的视野。应该说,全知视角是各类纪录片叙事中采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叙事方式,动物纪录片中“全知视角”的实现则完全依赖于全知全能的解说词。与其他类型不同,动物纪录片中由于全知视角的全知特性加之片中被述说的主体变为非人类对象的动物,拟人化手法的介入让叙述者的全知性更加明显。它不但知晓被讲述主体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从人类视角出发将动物描绘成具有社会属性的群体。

所谓间接,是指主体必须借助一个中间媒介才能与既定对象产生关联的现象。间接拟人化即动物题材纪录片中拟人化手法运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指叙述者通过第三人称的解说词把动物的生存状态、情感生活以一种易于人们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的方法,它存在于全知视角之下。由于拍摄者并无干预被拍摄对象的权力,因而运用间接拟人化表达的纪录片依然具有真实性,它是当今动物题材纪录片中最为普遍的拟人化手法。例如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北极熊:夏日远行》,通过王宇腾的解说将纪录片的时空进行串联,讲述了一头居住在加拿大哈得孙湾的北极熊在夏季南迁大陆的故事。

2作用

间接拟人化手法在纪录片中的首要作用是赋予动物以人类属性,并探求纪录片的意义。它通过第三人称的解说词对动物的行为或事件进行总体阐释,促使观众去接近影片的推理或改变原有的观念。在动物纪录片中,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视点不受任何限制,它可以遵照人类的思维或生活逻辑对动物行为及其生活进行叙述和评论,甚至对动物的思想进行揣测并在纪录片中予以表现。比如美版《帝企鹅日记》,它摒弃原有版本缺少简明意义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而改用间接拟人化手法,由摩根·弗里曼担任解说,辅之以影像、配乐、环境音效等对企鹅的生存故事进行人性化的表现。当观众看到片中的企鹅围成一团共同抵御寒风保护小企鹅时,会感觉到甚至回忆起那些可能曾是自身的经历,这也是拟人化手法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产生的移情作用,通过影像和声音将人类属性赋予动物并引发联想和情感。

间接拟人化手法的另一作用为通过第三人称的解说词实现管理的功能,即建构纪录片的叙事逻辑。动物题材纪录片以非人类对象为表现主体,作为一个站在一旁目睹整个事件经过、为我们讲述故事的叙述者,必须假设或模拟动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活动才能够保证叙述过程中的逻辑性。只有这样观众才不会在故事进程中有“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讲这段”等诸多疑虑。因此,间接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能够使动物纪录片在叙事情节的推展上更符合生活逻辑,让纪录片的叙事环环相扣直至故事结尾。

以《北极熊:夏日远行》为例,纪录片以纪实并辅之以第三人称解说词的方法,即间接拟人化手法,呈现了生活在加拿大哈得孙湾的北极熊面对气候变暖在夏季艰难生存的故事。片中,解说词讲道:

①这只北极熊已经三岁了,按照熊的标准它还只是少年,现在它要想办法到海岸去。这需要大约熬过令人筋疲力尽的五百公里,它之前跟着妈妈做到过,现在要靠自己了。

②十天之后,陆地出现。但北极熊天生适应冰上生活而非陆地。对它来说,生存需要长期的努力。

③北极熊第一个独自度过的夏天应该结束了,但它被困在了地狱边境一般的陆地上。跟随直觉它向西北前进,那里的海面结冰较早,沿途的冰雪只能让它愈加渴望冰天雪地的世界。

这三个解说词段落都在纪录片叙事过程中情节向前推进或转折的地方出现,有的还模拟动物的心理活动,表达北极熊的所思所想。段落①位于全片开始处,除去将情感等人类属性赋予北极熊外,还承担对全片进行建置、导入的作用。段落②③均出现在纪录片叙事的转折处,它们将故事的叙述导向一个新方向。可见,间接拟人化手法能够使故事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和严密,同时也将故事情节逐步推进,引发观众继续观看下去的愿望。因此,全知视角下的间接拟人化手法是迄今为止动物题材纪录片中拟人化手法运用最为广泛的表现方式。

三、限知视角下的拟人化1直接拟人化手法

全知视角下的间接拟人化手法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叙述者在全知视角下获取信息比较被动、参与故事程度较低,动物题材纪录片若完全采用全知视角下的第三人称进行故事的讲述会使得纪录片变得乏味和枯燥。

所谓直接,是指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被表现主体不借助于间接的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在以人类为表现对象的纪录片中,限知视角的实现可以通过事件经历者或参与事件的专家、主持人的采访、述说予以实现,但以动物为表现主体的纪录片,其表现对象本身无法运用人类知晓的语言对自身行为进行叙述,必须通过第三方进行转述。因而,直接拟人化是指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用第一人称的人类语言直接模拟动物间的对话、交流,从而对动物行为进行拟人化表达的手法,这是相对于间接拟人化而存在的一种方法,它存在于限知视角之下,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动物自我讲述故事”的理想。

如法版的《帝企鹅日记》,全片没有像《北极熊:夏日远行》或美版《帝企鹅日记》那样的全知视角式的解说词,导演吕克·雅克运用直接拟人化的手法分别以男声和女声模拟雄性企鹅与雌性企鹅间的对话,将企鹅求偶、产蛋、孵化、喂养等事件进行直观的表现,把人类的家庭观念移就于企鹅,使其拥有了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和社会属性。

2作用

直接拟人化手法存在于限知视角之下,因而除去承担建构纪录片叙事逻辑、赋予纪录片意义的本职作用之外,还具有营造悬念与谜团的作用。在动物纪录片中,为了让片子不枯燥乏味,纪录片通常会采用限知视角下的直接拟人化手法对叙述者和观众视野进行部分遮挡,使纪录片的叙事过程变得延宕曲折。这就让我们具有了好奇心与刺激感,从而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如同橡皮筋那样一紧一松,产生某种“弹性的快感”。

以法版《帝企鹅日记》为例,导演采用直接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称对话的方式让两只帝企鹅“自我讲述”种群繁衍后代的故事。影片中部分对白如下:

①女(雌性企鹅):很久以前,在寒冷的冬天还没到来之时,这里曾经花草茂盛、土地肥沃、鸟语花香,物种在这里生息繁衍。

男(雄性企鹅):但是直到有一天,狂风暴雪来临,寒冷笼罩了一切。植物、生物,那些可以逃走的都逃走了。但是我们的祖先决定留下来,要在这些冻雪面前挺起头颅。

②女:奥莫克,这就是我们重逢的地方。每年我们都在这里等待我们孩子的出生。

男:在我们家,我们每一年都结婚,但只有唯一的伴侣。

③女: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的奋斗和努力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生存。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我应该返回大海,为了生活而捕食。

男:我留下来陪我们的孩子,我会精心呵护他。我腹部的高温会一直保护他直到你回来,去大海里寻找食物吧。

从这三段对白中可以看到,同处于全片开始处、承担导入和建置作用的段落①,运用直接拟人化手法的法版《帝企鹅日记》并没有像《北极熊:夏日远行》那样运用全知式的解说交代纪录片的叙事线索,而是通过模拟企鹅间的对话进行隐含导入,在建置悬念的同时推动纪录片叙事的发展。

直接拟人化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第二个作用是,在纪录片的叙述过程中,通过与间接拟人化手法的交替转换来产生叙事张力、调动观众积极性,让纪录片具有更强的娱乐性与趣味性。以迪斯尼自然制作的纪录片《熊世界》中的一个段落为例:

①解说:很显然,Sky(熊妈妈)很高兴能离开这个臭熏熏的洞穴。

②“熊宝宝”:等等,妈妈。

③解说:可能有点太高兴了,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母亲的温柔抚摸。像许多新手母亲一样,Sky没有多大耐心去闲逛。

④“Sky”:你,来这儿,来这儿。

⑤“熊宝宝”:哎呀,妈妈,别用牙齿。

⑥解说:这虽然不能伤到孩子,但是Sky还需要学习一下怎么做一个好母亲。当她是单身的时候,生活肯定更容易一些,现在,只能以熊仔的速度行进。

⑦“Sky”:快点,你们。

⑧解说:她有很好的理由展示有点严厉的爱,她们有一大段路要走,每一天过后,她们的旅程会更加艰辛。

其中,①③⑥⑧均采用间接拟人化的手法,即通过第三人称的解说词间接地把动物的生存状态、情感生活呈现出来;②④⑤⑦运用的则是直接拟人化的手法,即通过第一人称的人类语言直接模拟动物间的对话来推进叙事。可见,两种拟人化手法交替转换最明显的效果就是生成了叙事张力,延缓了故事进程,在增强纪录片趣味性的同时很好地完成了动物形象的拟人化表达。

限知视角下的直接拟人化手法通过第一人称的人类语言模拟动物间的对话和交流,在为纪录片叙事带来诸多效果的同时也会在道德、伦理和接受等方面产生许多问题与争议,因而常见的是与间接拟人化手法交替使用。

间接拟人化手法与直接拟人化手法是动物纪录片中显现于叙事视角下的两种拟人化手法的表现方式,二者并无优劣之分。或许在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直接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更易被接受;而在西方推崇理性的文化氛围中,直接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争议和问题。总之,我们是用拟人化的方法把那些非人类对象以及它们的经历归入我们能够认同和解释的知识领域。将非人类对象的人格化、性格化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也是一种归化和文化认同行为。

“影视强音”依托中国影视业界、学界专家等高端行业资源,介绍《中国电视》杂志优秀刊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在讲动物的故事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拟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