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阅读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
TUhjnbcbe - 2021/1/7 11:06:00

大家好。

总算是又看完了一本书,断断续续看了有半个月。尽管如此,依旧是非常认真的读完了,不仅做了笔记,还前后对照来回翻看了好多次。

好书还是配得上读者如此虔诚的礼遇,毕竟又是一本我觉得叹为观止的“神作”。这就是我看的第十二本书——《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张同道·著)。

说实话,在17年的时候,为了去拍摄纪录片恶补了一堆书,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林旭东先生的书,时至今日,才与张同道先生的书不期而遇。就像书中说道的——中国古人说“文如其人”,纪录片的品质来自于纪录片制作者的品质。两位作者自己的纪录片理论与美学,也存留了不少自己的影子。林先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纪录片研究者和画家,他的美学观念里注重形式和内涵,影响我早期的创作理念。而今日所见的张同道先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作家、诗人和纪录片导演,于是他的理论和视野兼顾了创作者的理性和艺术家的感性。加上我天生对创作者的好感,虽然不应该厚此薄彼,但还是在主观上更喜爱张同道先生在创作基础上的理论造诣。

大概是纪录片理论书不受欢迎,豆瓣上本书并没有评分。我给了5星并评价为“纪录片一本通”,这是因为本书的形式是张同道的文集,既谈到了美学,市场,还有纪录片历史,思潮等等,无论是刚入门的新人,还是已有理论基础的学习者,这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我很少对一本书赞不绝口,或许是作者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与我契合,又或者是他解答了我许久的困惑。总之,能够拜读此作,是我的荣幸。

我摘取了书中主要的部分作出整理,既是我自己的知识归纳,也是一次热情的分享。

(本文系新青年电影小组独家稿件,转载请联系后台)

《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

张同道·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

美学与工业

大师与历史

思潮与运动

真实:支点还是陷阱

这一篇是对于“真实”问题进行的论述

哲学真实VS心理真实/生活真实VS艺术真实

从心理层面看,真实是一种被生活经验认同的心理感受。只要符合观众的生活经验,那么就是真实的。

纪录片是一种艺术样式,呈现在纪录片里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而不是生活本身。

《北方的纳努克》·导演弗拉哈迪·

真实VS真理

真实并非纪录片的唯一目的地,还有真理。

“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的分歧在于纪录片真实观念的差异。

★真理电影:认为真实并不浮在生活的表层,而是深藏在生活的内部。

(通过摄影机发现潜藏在生活背后的真实)

★直接电影认为真实就在生活自身。

(“墙上的苍蝇理论”)

重新认识真实无疑是一次纪录电影观念的解放,只有从更加开放的角度认识真实,真实才能继续作为纪录片的支点而不是陷阱。

中国表情

公开(公共)表情与私密表情

公开表情指在公共场合里的表情,私密表情发生在自然,私密的空间。

《中国》·导演安东尼奥尼·

中国是一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几乎所有事件都可以找到*治投影。

模式化、合法化的主流表情:领袖慈爱、威严,群众兴奋的集体笑脸。而集体劳动场景成为中国电影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符号化表情。

电影眼中的新中国表情经历了四次变化:

-

公开表情集体化与私密表情的匮乏

-

公开表情模式化与私密表情的缺席

-

公开表情合理化与私密表情的重现

-

公开表情多元化与私密表情合法化

*这一变化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这里,作者用两部影片做了精彩的对比:《红旗渠》对比《中国》。

国家·民族·大众·市场

“形象化*论”一直是新闻纪录电影的创作指导原则,已经成为了我们公认的创作传统。它既包含影片的内容,又标志着影片的样式。

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

-

国家话语:一个社会的公开表情

-

民族记忆:一个民族的文化寻根

-

个人表达:一个时代的众声喧哗

-

市场呼唤:一个片种的历史转型

其中最让我觉得重要的,是提到的纪录片进行市场转型,不仅仅意味着商业利益,更意味着文化影响力。

《帝企鹅日记》·导演吕克·雅盖·

另外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转折,在纪录片的发展史上也有很大的影响。盛行了十年之久的精英文化突然衰落,通俗娱乐浮出水面。《望长城》是中国电视纪录片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的标志——纪录片把焦点转向了居住在长城两边的人。

中国纪录片30年的美学历程

中国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形象化*论——纪实美学——美学的多元化

-:形象化*论的内在转换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虽然承袭了画面加解说的模式,但是解说词不再是无关的社论,而是与画面互补的文学性语言,以文学消解*论的僵化。

-:纪实美学

纪录片放弃了理想主义与精英立场,新的美学特征在于用同期声消解文学的力量,放弃解说和音乐等等,纪录片的解读空间因模糊而丰富,跟踪拍摄和同期声成为了纪实语言的重要特征。

《最后的山神》·导演孙增田·

-:戏剧美学突出,多元化发散

个性化成为了突出的美学特征。

文化表达与文化工业

在新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纪录片时代,对于纪录电影人来说,在场比立场更重要。

今日纪录片的三种基本模式:

消费纪录片

审美纪录片

宣教纪录片

不管是哪种艺术形式,一旦失去市场,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尤其是纪录片这样需要强力资金支持的艺术样式。

中国纪录片面临艺术与市场的双重危机。

国际纪录片的类型与策略:

1.商业纪录片——品牌化,顺从社会主流价值

2.独立纪录片——个性表达

《迁徙的鸟》·导演雅克·贝汉·

所以说,中国纪录片并不匮乏美学或艺术的追求,它缺少的是市场动力。

遥远的和身边的——纪录片的选择

遥远的世界似乎更善于激发幻想与热情,但仅仅靠题材取巧显得手法陈旧,纪录片依赖的不是题材猎奇,而是题材的深入开拓与细腻捕捉。

成功的纪录片大多本性想通:人性内涵与感情细节

纪录片是沟通人与人的情感与思想的,如果过于专业化,学术化,普通观众被拒之门外,很难达到交流的目的。——纪录片也要倡导观赏性,要好看。

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不在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与真实人物。

大师时代的终结

·弗拉哈迪开创了一种最贴近纪录本性的拍摄模式和一种记录人类生活的电影类型,显示了人类学家的气质。

·维尔托夫提出电影眼睛理论,锤炼电影语言,集先锋电影之大成,开创了纪录片的表现方法和创作模式,显示了艺术家的风采。

《持摄影机的人》·导演维尔托夫·

·格里尔逊打造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显示记者的风范。

·伊文思和里芬斯塔尔(又译里芬施塔尔)把电影与*治扭结在一起,编织了炫目的神话。

《四万万人民》·导演伊文思·

·让·鲁什开创了真理电影流派(法国),梅索斯兄弟等开创了直接电影流派(美国)。

执著的是信念,善变的是美学。

思潮与运动

作者总结了世界纪录片发展史上的十次纪录电影美学思潮,并做了梳理。

探险电影

盛行于20世纪初至20年代,它以遥远的边缘民族或探险事件作为拍摄对象,长期跟踪,实地拍摄,具有重要的人类学价值。

——弗拉哈迪《北方纳努克》、欧布莱恩《深入刚果》

城市交响曲电影

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以城市生活的一天为线索,按照交响曲的节奏组织结构,展示万花筒一般的城市面貌,强调城市生活带给人们的崭新体验。

——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伊文思《桥》

左翼纪录电影

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理想主义色彩、浪漫主义激情和先锋艺术形式是左翼电影的突出特征、

——维克多·图林《土西铁路》、伊文思《四万万人民》

英国纪录电影运动(格里尔逊模式)

发源于年,它坚持电影

1
查看完整版本: 阅读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