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是一个被严重神话的人物。他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不讲义气,其唯一的优点只是与诸葛亮关系好而已。
无独有偶,在《三国演义》中,徐庶的角色定位只是为了引出更牛逼的诸葛亮而存在。徐庶的算无遗策不过是为了烘托诸葛亮更胜一筹的神机妙算。
在正史中,有关于徐庶的记载非常少,甚至没有单独立传。《三国志·卷23·裴潜传》裴松之注曰:“《魏略》列传以徐福、严干、李义、张既、游楚、梁习、赵俨、裴潜、韩宣、黄朗十人共卷,其既、习、俨、潜四人自有传,徐福事在诸葛亮传,游楚事在张既传。馀干等四人载之于后。”
根据这些有限的记载,我们可以简单勾勒徐庶的一生。
首先,徐庶是颍川郡人。大乱之前的颍川,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学术中心。其在汉朝的地位,就好像现在搞艺术的都喜欢去北京,做生意的都扎堆在上海一样,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国之大郡。荀彧、荀攸、郭嘉、陈群等人,就出身于此。
徐庶早年并不是文人,而是一个典型的游侠。中平六年(年),徐庶为人报仇,杀了人。为了脱逃,他用土白粉涂于脸上,然后披散着头发逃走。然而他的装疯卖傻并没有骗倒当地的官吏,徐庶很快被抓了起来,然后绑在了市场中心的木头柱子上。好在徐庶的朋友十分给力,他们劫法场,将徐庶救了下来。
很显然,徐庶一开始类似于刘唐、李逵这样的人物,急公好义、好勇斗狠。但自这次劫难之后,徐庶开始反省自己,遂走上了“正途”。他不再舞枪弄棒,而是潜心向学。
不得不说,相比于武艺,徐庶在读书上更有天赋。汉末大乱时,徐庶逃亡至荆州,与同在当地避难的诸葛亮成为了莫逆之交。能得到诸葛亮这样的天下英杰的青睐,徐庶的才能恐怕不算简单。
多年后,刘备屯兵于新野,徐庶闻讯前往军营,向刘备递交了简历。当时刘备身边猛将甚多,但谋士却极其缺乏,像徐庶这样出身颍川的士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刘备痛快地给了徐庶一个offer。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在出走曹营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而实际上,徐庶曾和诸葛亮一起,在刘备帐下短暂共事过。
建安十二年(年),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乃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
一开始,刘备还没怎么在意,于是说:“你可以叫他一起来啊!”徐庶赶忙道:“这人可以见,但不能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去见他。”正因为如此,刘备才会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了出来。
除了推荐诸葛亮之外,徐庶对刘备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贡献,至于什么大破曹仁“八门金锁阵”,更是小说家的杜撰之言。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公元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荆州之主刘琮在未经抵抗的情况下便决定投降曹操。刘备携民渡江,结果被曹军追上并击溃。此时刘备是刘备一生中最狼狈、最危险的时刻。
都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徐庶在这个危难时刻,既不是劲草,也不忠臣。原来在乱军之中,徐庶的母亲不幸没入曹营。于是徐庶慌张地找到刘备:
“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
简单翻译来就是:“我本来想和将军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的就是这颗心,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去,我现在方寸已经乱掉了,对将军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求从此与你告别。”
如果换做其他统治者,遇到这种始乱终弃的行为,恐怕一刀就把他砍了。当时兵荒马乱,谁又没有失去家人呢?就拿刘备来说,他被曹操大军追得连老婆子都不顾得带。如果没有赵云地积极救援,恐怕就那样交待在乱军之中了。
而刘备的女儿就没那么幸运,《三国志》记载:“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以曹操和刘备的关系,刘备的女儿必然凶多吉少,好一点为奴为婢,如果再悲惨一点恐怕就要做军妓了。如果要投降,刘备岂不是更有理由向曹操投降吗?
然而就是这样,徐庶还是以母亲被擒为借口,准备离刘备而去了。徐庶很了解刘备的为人。他宁宁可自己死,也绝不会强迫小弟干事。
夷陵之战后,黄权投降了,有人给刘备出主意,说是要逮捕黄权的家人。但刘备却说:“不行,黄权也是没办法。”因此刘备不仅没有杀黄权全家,反而还善待他的妻儿。蜀汉灭亡时,黄权的儿子黄崇为了国家力战而死。
正是因为刘备有这种好大哥式的人格魅力,才让关羽、张飞、诸葛亮这样的天下英杰为他抛头颅、洒热血,执拗地陪他打遍大半个中国。
但也因为如此,刘备也错过了田豫、陈群、陈登这些盖世英豪。愿意跟自己干,他重要;不愿跟自己干,那就好聚好散。因此陈群、田豫等人即使投奔了曹操,也终生不说刘备一句坏话。
也正是因为刘备的宅心仁厚,徐庶才敢于向刘备当面辞行。而刘备也没让徐庶失望,虽然依依不舍,但依然选择了放手。
由此,徐庶得了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名声:他是在主公的批准下投降的,而非自作主张地叛国投敌。但归根结底,在主公最危难的时刻跳船求生,终究是不光彩的行为。
因此在《三国演义》,作者为了美化徐庶,将他投曹营的时间大大提前了。因此徐庶绝非忠臣,不过以孝子的名义,掩盖了自己背叛主公的事实。
徐庶不忠于汉朝,也没有什么眼光。
《三国演义》说徐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但实际上,徐庶是想发言也没机会。
诸葛亮北伐时,曾打听过自己的旧友徐庶(元直)和石韬(广元)的消息,结果听说他们仅仅只担任了右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品级并不高,于是发出了感慨:
“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事实上,诸葛亮这番感慨点出了徐庶之所以“不发一言”的事实,那就是曹魏的人才太多了,徐庶根本挤不进决策层,试问如何发言呢?都是颍川人,他能与陈群、荀彧、荀攸、司马懿等人竞争?
徐庶在曹魏,是想有所表现的。在曹丕的劝进表中,赫然出现了徐福的名字。而徐福,本就是徐庶的原名。如果徐庶真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如何会“大逆不道”地在劝进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呢?
事实上,徐庶很想当魏臣,很想出人头地,只是能力达不到罢了。对于曹操来说,徐庶本就是一员普通的荆州降将。自长坂坡后,徐庶与刘备再无瓜葛,也掌握不了什么核心机密,统战价值有限,能赏个官给他当已经不错。
相比于后来投降的蜀汉大将黄权,徐庶实在差太远了。相比于徐庶,黄权所担任的官职可要高多了。
为什么说徐庶眼光偏狭呢?如果说刘备集团相当于初创公司,那么曹操集团早就是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了。刘备缺兵少将,曹操帐下早就人满为患了。
徐庶、石韬进入刘氏集团那种小公司,肯定一进门,就可以进入权力核心。而在曹操甚至孙权那里,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当年诸葛瑾曾建议诸葛亮在孙权那里做官,诸葛亮却一口回绝了,他说:“孙将军能用我,却不能尽我。”
诸葛亮是天才,在孙权或曹操那里,他依然能混得很好,甚至也可以做到丞相。但在刘备那里,他却能如鱼得水,将自己的天才全面发挥。因此即使刘备陷入最危急的时刻,诸葛亮也不离不弃。
最终,诸葛亮辅助刘备和孙权联合,打赢了赤壁之战,进而获得荆州、攻取益州,帮助刘备成就帝业。最终,刘备托孤诸葛亮,诸葛亮也从此成为蜀汉实际意义的领导人。
倘若当年徐庶选择不离不弃,以他的才能和与诸葛亮的关系,恐怕李严、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加起来也比不过他。不过在曹魏那里,他只能当个右中郎将。而在曹魏,授予过右中郎将职位的人太多了,几乎人手一个。有军功者实在太多,而官位数来数去,不够分,所以徐庶就只能屈就了。
总结:
徐庶和诸葛亮都是能人,又是好朋友。为何在人生的选择乃至于所取得的成就上有着天壤之别呢?在笔者看来,他俩最大的差别就是,诸葛亮怀抱“兴复汉室”理想,而徐庶只是抱着“当打工仔,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对于诸葛亮来说,刘备是他唯一愿意跟随的君主;而对于徐庶来说,跟随谁都一样,既然刘备公司要垮了,那就去曹操集团谋份职业。
赚钱嘛!不磕碜。
我们不能说徐庶的选择就是错的,做个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其实也超过全国大多数人了。原本以徐庶这样的“小官”,是不具备青史留名的资格的。不过幸运的是,徐庶是诸葛亮的朋友,这或许是他唯一值得称道的一点了。
徐庶是一个历史的陪衬,衬托了刘备的宅心仁厚,同时也衬托了诸葛亮的理想、选择与坚持。
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徐庶出人意料地得到了一个好名声,把他的智谋抬到了一个不应有的位置。在三国游戏中,徐庶在智力这一项上,也经常高居前列,在曹营中仅仅低于郭嘉、荀彧、贾诩、荀攸,甚至比程昱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