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父母欠孩子的一堂课 [复制链接]

1#

在我印象中,有一次多好很委屈的过来找我,抱着我说:妈妈,昨天我说对奶奶说了一句,希望她可以永远“老不死”,奶奶非常生气,还对我说以后都不可以说这个词语,是不吉利的话,但是我只想奶奶可以永远陪着我。

我抱抱她,对她说:“妈妈小时候也被大人责备过,因为我总是一不小心就说了这样类似的字眼。”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里面,死亡似乎永远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西藏生死书》里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中国人在日常的生活里面总是会有意无意的避开这个话题,觉得“晦气”,许多长辈、父母在听到孩子谈论关于死亡问题的时候,会严厉呵斥。老一辈的长者更是会朝着地上啐一口吐沫“呸呸呸,不吉利。”

小时候,常常因为在逢年过节时不小心说出这类的词汇,没有少挨骂。父母也从不带我们去参加葬礼,说是担心吓着孩子。现在轮到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许多关于死亡的“谣言”,也从未想过这其中的缘由。

*曾说过,中国人在谈论死亡教育这件事上面,就是小学生。

在过去,无论是教育体系还是家庭教育,从来没有让我们正视过死亡这件事。

这个缺失,对于孩子是教育上的缺失,如果无法正确的引导,在孩子长大后,也将成为TA情感上的缺失。

若不把死亡教育涵盖在孩子的教育系统里面,教育便不够完整。而这个版块,更多的是考验家长们的智慧。

                                                                                                        

两岁的孩子会指着面包上像蜗牛形状的纹路,咬了一口说,“妈妈,蜗牛破~”

三岁的孩子看到树叶变干枯,会说,妈妈,树叶死了。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0-3岁的孩子还不具备辨别死亡的能力。到了4岁左右,儿童开始会形成对死亡的认知能力。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对死亡是没有概念的,因此无法产生恐惧,这个时候死亡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是“分离焦虑”。

当孩子开始问起关于“死亡”的问题时,说明孩子有了被教育的需求。家长要认真的对待,加以引导。

当孩子在生活中面对亲人的离世亦或是与心爱的人事物分别时,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生命中的自然规律,在失去的同时唤醒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需要家长们更多的思考和智慧的引导。

华东师大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

有高达90%以上的青年人,从未对死亡进行过思考。

他们都认为这个词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一次小学生的采访中,主持人问几个七八岁的孩子:“你知道什么是死亡吗?”孩子们回答的各式各样:

“啊!死?我爸爸妈妈从来不让我说这个字,不吉利。”

“死了就是睡着了。”

“如果活到85岁,我还有76年,还要过好多年。”

“我妈经常在生气的时候说,你写作业这么磨蹭,等我死了你怎么办!”

如果说经历过生命离世的成年人在死亡教育面前是个小学生,那我们的孩子在这个问题面前就只是一个嗷嗷啼哭的初生儿。倘若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导致情绪受困,走不出伤痛,更甚者将会漠视和轻薄自己的生命。写出伟大著作《月亮与六便士》的英国作家毛姆,在对待“死亡教育”上也没能幸免。他的一生,都沉浸在母亲突然离世的悲痛中。

毛姆

《星期日快报》上曾刊登的一篇对他的生日访谈中记载过:“年1月25日,毛姆90岁生日那天,他依然为母亲的离去感到伤心,直到今日,丧母之痛依然如在巴黎家中那日一般强烈。”毛姆的一生,父亲始终缺席。在母亲浓郁又唯一的爱里沉溺了8年。母亲的突然离世,几乎将他击垮,这也成了毛姆一生难以接受的痛。一直影响着他的情感关系,也影响了他的一生。让孩子学会理解,苦难和死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是情感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也许会担心孩子了解真相后会感到恐惧、害怕、担忧、情绪消沉,或者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本身也无法用很积极的态度回答这个问题。接受死亡本身就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我们需要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寻找到不同的答案。在死亡教育这堂课面前,父母也是学生。但是孩子对死亡的最初认知来源于父母。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感觉,很多时候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欺骗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欺骗往往不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试想一下,是否每当提起“死亡”这个词汇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第一反应都是类似于:“天使”、“天堂”、“睡着了”这样的的词语,而这些概念正是由我们的父母或者电影里面烂俗的剧情带给我们的刻板印象。

这样的解释看似更能够让孩子和自己所接受,但欺骗背后所潜在的风险却是当下无法显露出来的。

当我们将“死亡”解释为睡觉时,孩子可能因此会对睡觉和黑暗的空间产生恐惧,有的父母解释为“去了远方”“外出工作了”等等,给了孩子一份美好的期待,然而反复落空后的期盼所带来的心理落差,给孩子心理上的影响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曾子杀猪》这篇古文寓言曾讲过:“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曾子与妻子出门时,孩子哭闹想一起外出玩耍,妻子对孩子说:“乖乖在家,我们回来杀一头猪吃”。夫妻回家时,曾子去买猪,而妻子说:“刚才只是与小孩子闹着玩罢了,不必当真。”曾子对妻子说:“今天你对孩子欺骗,待日后母亲将失去孩子的信任,这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如何给孩子补上一堂「死亡教育」课?

我们无法刻意的带着孩子去一些沉重的场合,但有智慧的父母往往能在生活里的细枝末节里发现“教育”的契机,也许是一条昨天刚买的金鱼,也许是一个坏掉的苹果,亦或者只是一片枯*的树叶。

关于孩子初期的生命启蒙教育,家长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方式:

1

借助有关生命主题的绘本

通过了解自然界的生命规律,帮助孩子建立对生命的积极认知。绘本阅读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以下这些绘本:

《活了万次的猫》

《爷爷变成了幽灵》

《再见了,艾玛奶奶》

《獾的礼物》

2

借助自然的力量

让孩子自己种植小盆栽,带着孩子去观察,一颗种子,一片树叶,一本书,一只小动物……的一生,会经历什么,最终又会去向哪里,在哪里消失。通过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让孩子联想这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归宿,而人的最终归宿就是死亡。

3

借助电影的力量

陪孩子观看一些关于生命的电影,感受神奇和伟大,建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推荐电影:

《帝企鹅日记》

《微观世界》

《迁徙的鸟》

《大象进行时》

给孩子,生命可贵,不能轻视的认知

我们可以先来看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第二组数据:

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第三组数据:

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第四组数据: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

这些数据的背后,很多孩子都是情绪上的一时冲动,轻易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愿倾尽所有去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成功,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教孩子珍视自己的生命。

帮助孩子正确理性的建立对于生命的认知,了解生命的奇妙与伟大,才能让孩子积极面对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通过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敬畏生命。

唯有了解自己的归途,才能更加珍惜这一路沿途的风景。

关于生与死,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个标准答案,但至少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许多时候死亡不并不意味着终结,有的时候也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得以延伸。

大卫·伊戈曼在《生命的清单》里有这么一段话: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死而不亡者寿。人没了了,但是人的名声、精神、人格没有在人世间消亡,这才是真正的长寿。

或许我们最终也无法向孩子解释清楚“死亡”这个词,亦或是我们自己也未能完全明白,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死亡教育”可以与孩子一起具象的去感受生命里的无法逃脱的喜怒哀乐。

孩子是父母的明镜,总是督促着家长们不断的学习、修正和完善自己,我们过去所缺失的“课程”,希望家长可以开启自己的智慧,在恰当的时间给孩子“补上一课”。

即便生命犹如惊鸿一瞥,来日也不总是方长,我们也希望孩子在命运的罅隙里,都能活成一道光,不负此生。

END

多好妈妈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妈妈,我还想上幼儿园,不想去小学》《做有觉知的父母,培养孩子高逆商》《鲍毓明,你被曝光只是因为运气不好》《爸爸,与你和解,我才能飞翔》《我在职场打拼,孩子在学校打架》

点个“在看”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