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www.xftobacco.com/遗存在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的大大小小、建筑风格迥异、历史不同、朝代不同的宗祠,却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祭祀先祖、宏扬优秀、传承文化、光大本族。实际上这是以本族历代沉淀卓越精髓为基础,教育后代,忠孝、和善、向上、争先、积极的追求美好生活,以达到光宗耀祖、激励后人为目的。
过去有一句老话儿,叫:“一个家族要想出一代俊杰,那么需要这个家族十二代人的努力。”可见,家族的教育和传承对于后世子孙的发展有多重要。
我们这次来到的这个螺江陈氏宗祠,就是我国宗祠文化比较典型的一个例证。螺江陈氏宗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始建于明嘉靖后期,早先是由陈氏家族六世祖创建的家庙,至清康熙十六年才扩建为家祠。在清道光和宣统年间,陈氏后人时任刑部尚书陈若霖和宣统皇帝的老师陈宝琛分别主持,对陈氏祠堂先后进行了两次的全面重修。整个祠堂均是清代建筑风格,大门上有许多‘南元’、‘馆元’、‘进士’横匾,还有左宗棠李鸿章等名人题匾、题联,可见陈氏家族曾经显赫的家世。
导游跟我们讲,陈氏祠堂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螺江陈氏最早是陈广在明洪武年间(公元-年)从新宁(今长乐玉溪)迁来,“吾螺之分支于陈店而上溯玉溪”(陈宝琛语)。至于其远祖世系,则无从稽考,便独树一帜,取居住地名而称“螺江陈氏”。
走进祠堂的第一个院落,只见整个院落布局庄严严谨,由门楼、披榭、天井组成,院子多为长条形石辅就。门楼为牌楼式建筑,穿斗式木构架,悬山屋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在院落的两侧披榭悬挂很多荣耀匾额,披榭内墙悬挂各个历史时期,包括古代近代现代等本族名望之人画像或照片,供人瞻仰。
走进祠堂的第二个院落,首先见到的是一面极具地方特色的门墙,中门门楣上方用隶书但夹带着小篆味道的四个大字:百代羹墙,思考再三,不得其解。在这个宗祠严肃之地,上挂“百代羹墙”,究竟是有什么意味呢?百代似乎好理解,单说这个“羹”字是什么意思?羹,不是饮食中熬制出来的粥么?在这里有什么讲究么?
后来听导游讲,这个“羹”字,是教育的意思,嘿嘿!平生第一次听到“羹”字还有教育的意思,真是长学问了。那么如果此羹为教育之意,那“百代羹”,是不是就是寓意家族要代代以教育为本的意思呢?接下来听了导游跟我们的讲述,还真是这个意思。导游说,这个“羮”字的重点在于敎育,陈氏人才辈出源于敎育。清代以来,螺江出陈氏进士21人,翰林1人,举人人,可谓人才济济。
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后期陈承裘父子四进士,陈宝琛兄弟六科甲,真是占尽风流。陈氏子孙中,最为著名的人物,清代的有陈若霖,清刑部尚书,精于律学,善于办案;陈宝琛,清末著名教育学家,官至太子太傅,补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和弼德顾问大臣,他的夫人王眉寿是当时世人誉为“闽峤女宗”的福建省第一位女教育家。
陈宝琛之后的“螺江陈氏”族人,有的参加革命,成为革命先驱,有的研究学问,成为专家学者。其中就有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之妻陈意映、陆军中将陈长捷、海军中将陈庆甲、交通建设学家陈体诚、经济学泰斗北大教授陈岱孙、科学院院士陈彪、物理学专家陈萀、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矩孙等等,对于螺江这个老陈家,我只说两个字:厉害!据粗略统计,陈氏家族仅现当代政界、军事、经济、科技、敎育、文艺等名家多达数百人,曾有人评价说,陈氏家族是簪缨世家,教育世家,军事世家、科技世家,文艺世家和革命世家,可谓绝无仅有。
在祠堂正中央的神主龛,供奉着的是陈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牌位。厅前悬挂的五面“福”字匾分别为嘉庆帝和道光帝为表彰陈若霖政绩御赐的,称赞陈若霖享有“五福”,所谓“五福”一曰贵,二曰禄,三曰寿,四曰安逸,五曰子孙。两任皇帝,分别嘉奖,这对一个家族来讲,是何等的荣誉。
祠堂正厅上方悬挂道光皇帝在陈若霖七十寿辰时御赐的“福寿”大字匾牌,可谓皇恩浩荡,隆宠有加。官至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又是末代帝师的陈宝琛,常把人生比作一盘棋,所以经他倡建的大厅地面棋盤石让子孙好走,寓意后代子孙各人应走好各自的人生路。
祠堂大厅中高挂灯笼的灯杆放置于“紫微銮驾”主梁下之外侧,这有别于其它屋宇的驾构,寓意子孙后代应该向外发展,才更有前途。并祈求在外子孙事业有成,因此陈氏子孙十有八九在外谋生,这显露出建祠祖先的远见卓识。两侧是宣统皇帝溥仪赠予其师傅陈宝琛的寿联“召爽稽谋尊寿篆,甘盘旧学重师资”,为中国书法大师爱新觉罗·启功所书。
陈氏宗祠,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牌匾联对特别多,这里的匾联多达一百余幅,且许多楷、行、隶、篆祠联基本上都出自名人名家的手笔。如张之洞题写的“世系昌鸣凤,仙居相约螺”,程序的题联“堂宇辉煌重光故里,官箴正直仰慕先贤”,以及当代书法家丁仃和陈曦的篆、楷楹联。四周高悬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监察御史”、“进士”、“院士”、“博士”、“兄弟厅长”等几十面陈氏古今族贤的金字牌匾,都十分引人入胜。无论是“弘扬祖德”、“溯本思源”、“恢宏祖武”还是“百世其昌”、“乃吾旌光”、“宗德行仁”,每一个字都透出对先人的尊崇和骄傲。也正是这些名人大家的题词,才使得陈氏祠堂更加尊贵。
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在95寿辰庆祝会上自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他70年如一日矢志于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笔写信祝贺说:“先生年高德勋,学贯中西,授业育人,六十八年如一日,一代宗师,堪称桃李满天下。我于一九四七年入清华,吴非入门弟子,而先生之风范文章,素所最仰。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之后,始得求教于先生之机缘,得益良多。”足见陈氏宗祠在教育成果上的影响力,真可谓相当之大。
螺江陈氏之所以历百年而不衰,都源于宗祠里的“百代羹”,实为”教育”二字。”陈立鸥,陈宝琛第六子,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著名教授,在福建师范大学和螺江陈氏宗祠都创办了陈宝琛教育基金会,奖助学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无异给我们现代家族发展树立的良好的典范。
相信陈氏子孙在这样宗祠文化底蕴的熏陶下,整个家族取得非凡业绩。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螺洲人永不湮灭的辉煌,乃在于为学穷尽赜隐,为官恪守高洁的高贵品格,留给不止是陈氏后人乃至于现代家庭无尽的学习和效仿空间。
王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达人、旅行达人、专栏作家、旅游博主、新浪头条作者、秒拍签约旅行达人、途牛大玩家、《旅游纵览》杂志签约摄影师。入驻今日头条、搜狐、一点资讯、新浪看点、百家号、网易号、企鹅号、凤凰号、百度旅游、QQ公众平台等自媒体。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操作性讲师、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秦皇岛某矿业公司总经理、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