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魏清河崔氏的代表崔浩,可谓是算无遗策, [复制链接]

1#

引言

五胡乱华时期,可以说是汉人的一场大灾难,面临这场空前变故。作为汉人士族的最中坚力量,也面临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衣冠南渡,有的选择留守后方,伺机寻找再起的机会。

去南方避祸的士族,因为本身就是同族的身份属性,加之拥护正统晋朝的名分,获得不错的发展。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琅琊王氏,其中王与马共天下,就是他们的士族势力。

成为其中典型的代表,同时也没有那么多的危险。而留守失地的汉人士族,则面临着更加危险与被动的境地。如何生存并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情况。

但其中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风险与机遇并存,且能够成功的士族也是存在的。这就是清河崔氏,成为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而达到巅峰成就的人物就是崔浩,成为北方留守士族的杰出代表人物。

而他本人的能力与功绩,也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深受三代帝王的重用,并完成北魏的一统事业。成就如此重大,还深受帝王信任,为何最后还是落得个灭族的下场。让人难以理解,但如果懂得事件的背后政治博弈,就能清楚为何会有如此的下场。

留守士族的选择

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西晋王朝的无能,先有八王之乱的内耗,后有流民大起义的冲击,导致西晋的国力快速消耗,面对五胡乱华的征伐,难以应对。先后丢失重地,首都沦陷,帝王被俘,王朝崩塌。

对于中原地区的民众而言是个灾难,面对巨大的变局,有的选择抵抗到底而被灭,有的逃走南下,有的则被动妥协投降,还有的选择中立自保。但是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不是中立就能安全,投降就能保命,还必须得有生存的智慧,保命的手段,站位的精准。

这都是考验智慧与胆量的心机权衡,还要有敏锐的政治预判力。普通民众没有选择权,只有被动适应权。而士族门阀作为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本就是王朝统治的基石。

潜伏待守

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当时的情况分为两派,一派就是南下,躲避胡族的兵峰与正面威胁,保命是第一准则,其他的利益可以后续争取。

毕竟生命无价,是革命的本钱。唯有保留家族有生力量,才有未来无限的可能。而这些人的代表就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这些人目光比较长远,也懂得家族立身的根本,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敌人手中。

而还是有人选择冒险留下,这就是第二派人物。他们自恃自己能够解决眼前的困境,认为胡人南下,想要稳定统治,还是得依靠汉人士族的支持。

这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力量足够保护自己的安全,也不舍得北方的根基底蕴与势力核心利益。敢于把自己家族的命运,交于敌人的屠刀下。选择静待时机,或者与之合作。

这部分人的代表就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他们敢于冒险,也足够有自信与魄力,更舍不得家业。选择最危险的方法,留守失陷地,与胡人进行周旋,维持自己的利益。

融合统治层

经过磨合期的剧痛后,这些人还是获得一定的成功。因为胡人的残暴统治,造成汉人的激烈反杀,让胡人势力不得不有所收敛。虽然当时造成汉人大规模的死伤,但是武悼天王冉闵的杀胡令,造成对胡人的冲击。

让胡人政权受到惊吓,为了缓和汉胡矛盾,而对士族势力多有拉拢与合作。两者开始初步的合作,进而还幸存的士族获得一定的缓冲时间。

并赢得胡人政权的接纳与融合。随着汉人士族的加入,胡人政权的统治开始由粗暴野蛮变得规范起来,而士族势力开始蓄力。逐渐在统治阶级中,站稳脚跟,并发表自己的政治利益诉求。

士族代表的锋芒

就这样在胡人各政权统治趋于理性的大势下,汉人士族势力开始发力,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开始影响各胡人政权的决策,向士族政治统合。而胡人政权势力也在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优势,因此双方的利益出发点一致,为此开始胡汉矛盾的融合。

清河崔氏的代表成就

而这期间最成功的就是清河崔氏,崔氏经历7代人的经营,终于站稳脚跟,并在不断的政权变换中,始终能够战对位置。才有自己经营实力基础,成为北方汉人士族的风向标,与成功的家族势力。

而把这一成就推向顶峰的就是第八代接力者崔浩,一个家族在胡人政权不断变化的局势中,能够完整的守住局势,并能够传承发展,本就不容易。还能够不断地处于有利主动的位置,并在不断地上升发展。

但跨度最高的就是崔浩的助力,其不止经历北魏三朝帝位变动,更是深受三位帝王的信任与重用,更是在这一时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就自己与家族的威势。

功成北魏一统大业

为何会说他的成就足以让其成为家族的第一人,以及北方留守士族的代表性人物呢?那就是其一手推动北魏的统一大业,且在北魏政权关键的军事战争中,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征服所有的对手与同一阵营的人认可。

其经历北魏道武帝的赏识与认可,开始成为朝堂的参政之人。而经历第二代接力者拓跋嗣的信用与重视则是小试牛刀。其中关于两件事的考验,就能看出其敏锐的政治能力与军事才能。那就是迁都与刘宋借道之事。

对于迁都动摇国本的问题,他有着自己的看法,且有历史成型经验。最终造就这场政治危机。使得北魏刚建立的根基得以稳固。

刘宋借道问题就是要西上伐后勤,当时拓跋嗣想要趁机攻伐刘宋,但被崔浩拒绝。认为此时时机不对,可以趁机答应请求,而后等双方两败俱伤,在封死刘裕的退路,最终不仅后秦的地盘被收回,还能削弱刘宋的实力。

但是没有被拓跋嗣接受,结果10万大军被打败,只能坐视刘裕的成功,而自己无能为力。直到刘裕病逝,拓跋嗣又要趁刘宋虚弱之际,攻伐刘宋。这时又被崔浩拒绝,认为刘宋实力仍在,而接位者能力不差,交接平稳,难有成效。可是拓跋嗣非要尝试,结果悲催收场。等到想要采取崔浩的建议时,自己又病逝。

直到第三任太武帝拓跋焘的继位,才是崔浩真正的辉煌时刻。其帮助太武帝灭大夏,破柔然,灭北凉,实现北魏的初步统一。成为北方大地的新统治者,也是唯一的胜利者。

而当时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却是他一力促成的。而太武帝对于他的能力也是认可。可以说当时的统一进程,不被所有人认可,其中的波折与反对声,都是被其利用智慧而反击成功。

强行促成北魏的一统事业,与其说是太武帝的成功,不如说是崔浩的能力。如果没有他的智慧与眼光,太武帝还是没有能力抵挡住反对势力的冲击,只能妥协求全。

北魏高层话事人

这样一系列的功绩,也让崔浩获得巨大的政治回报,成为太武帝的智囊团与心腹大臣。成为北魏高层的话事人之一。甚至参与国家具体核心事务的处理,成为真正的主导力量之一。

这其中共有两大事就有他的参与,一个就是太武帝灭佛,一个就是汉化进程。太武帝灭佛是政治考虑,以及为了自己的税收与人口的增加,总体来说还是成功。

而这个汉化进程则是比较艰巨的任务,在其中的博弈中,即使精明如崔浩这样的顶级人物,也是深陷其中,被称为这场事件的失败者。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这可能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汉化失败惨痛的代价

胡汉问题一直是那个时期的通病,如何处理直到三百年后的隋唐才真正解决。这是需要一个时间的缓冲与融合,仓促之间的盲目整合,只会被各方冲击与反对,下场必定不会太好。

门阀士族的等级化

崔浩成为话事人以后,就开始推进胡人的汉化过程。第一步就是士族门阀制度,这也是汉晋的标准特征,符合时代特性,有一定的先见性。对于鲜卑人的进化确实是好事,也能维持政权阶级的稳定。

但是这种分级制度,却是打破鲜卑人的传统秩序,那就是部落贵族的地位平衡被打破,激化鲜卑贵族的特权分化,与权力失衡。自然不会被这些人认可。

融合汉化的冲突

这只是贵族利益划分受限,还有就是汉化的习俗融合。鲜卑人不同于其他其他最早进入中原地区的族群,能够认同汉化的先进性。他们只是刚入主中原几十年的短暂时间。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融合的好处。这样生硬融合的代价就是矛盾重重,造成积怨不少。

国史案的争议

而事情的爆发点就是在国史案上,这只是一个问题的矛盾总结。崔浩的败笔就是因为编史的被动性,与被卷入漩涡的博弈中。看似是让皇帝难堪,实则是守旧者贵族的集体反击。

结语

崔浩事件的问题,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敌占区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难度很大,而且危险性系数太高。哪怕你曾经做出再大的功绩,也难以弥补不是同族之人的身份差距。

即使汉化进程再对,一旦被反对党找到漏洞,那就是疯狂打压后的绝命一击。而崔浩的代价就是自己身死,家族被灭。同样还有范阳卢氏,太原郭氏以及河东柳氏等家族。

这些都是留守家族的代表,可见这不是单一事件,而是集体性政治报复打击。也宣告留守士族的毁灭。汉化的代价不合时宜,冲动过激的行为,迎来反噬的代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