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胡大一不忘初心致阿里,致青春 [复制链接]

1#

我内心深处,一直是30岁的心至今未变,今年我即将怀揣着我30岁的心迎接我70岁的生日,我常讲70回顾人生,特书此文以致阿里,以致青春。

70岁的人,30岁的心为何是30岁的心,是因为我经过多年努力,整3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从那一刻开始奠定了我一生的精神信念,在我之后的人生中,面临多次选择,无论是奔赴河西走廊,还是天上阿里,留美还是归国,封闭还是开放技术,再到现在全国推广办心脏康复中心,均如此,这些都是源于一个共产*员的目的、价值与责任,不忘初心。

(年在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进修心电生理)

为何是阿里,也许“快乐”这个词带个“快”字,有其先天不足,每当我打开记忆匣子,清晰印刻在我脑海里的永远是那段当时感觉无比艰苦的阿里岁月,“记忆”是个神奇的东西,任何所经历过的艰苦、磨难,扔到记忆里,都成了最难忘、最美好的东西,甚至是愿意津津乐道的精神财富,难忘阿里,难忘我的青葱岁月。

叶城上阿里

年5月16日出发,中途走了25天,6月10日到达叶城,我少年时期就因为《冰山上的来客》这个电影听说过叶城,阿里医疗队从叶城出发就开始攀登高原的高原,雪域的雪域,屋脊的屋脊,向天上阿里进*,中间要不断翻越高海拔达坂,山路几乎为单行线,向下一眼看到的就是悬崖峭壁,不仅路况险,而且医疗队乘坐的是那个年代的国产大轿车,保暖措施极差,70名医疗队员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上高原,除刘秀云等极少数人高原反应稍轻,大多反应严重,剧烈头痛,无食欲,兴奋失眠,气短,车上连环式狂吐起来又不能开窗,味道极为难闻,我自己在头上所有穴位都扎上了针,又不断吃止痛片,毫无效果,朝行暮宿,只能赶到兵站过夜。高原反应最严重的是通过高海拔无人区——大红柳滩到多玛,汽车兵告我们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红柳滩到多玛”。

“万岁山”与“阳痿山”

万岁山,当我们的大轿车走近狮泉河,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阿里*分区战士用一块块石头在山坡上堆砌的巨幅标语“毛主席万岁”,应该是无人可打破的吉斯尼记录,因此这座山也被命名为万岁山,标语至今保存完好,仍是走近阿里首府最醒目的地标。

狮泉医院正对着的山峰是燕尾山,历届医疗队交接班时都会戏称之为“阳痿山”。

“束手无策”与“传为神医”

给医疗队的下马威:我们刚到狮泉河,安顿好行李,患医院突然收治了一位青年藏族民工,处休克状态,我与*万忠急忙赶过去抢救,什么原因的休克?我们正一头雾水,藏族医生马上告诉我们是肝包囊虫破裂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患者拉板车时,板车把儿撞击了肝区的后果,经紧急处理后,患者转危为安。当地藏族居民常年吃风干牦牛肉,脑、肺、肝的包囊虫病多发,阿里一是高原,二是高盐,高血压常见,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极低。高原缺氧,先天性心脏病,尤其动脉导管未闭常见,医疗队也束手无策,当时无超声心动图,主要靠听诊,查出来,也治不了。我很快被传说为神医:上山不久我遇到一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我用按压眼球方法,患者心动过速很快终止,狮泉河很快传为神话。

阿里高寒

阿里冬季长,冬季封山无交通,只有6至8月通车。冬季气温最低零下40℃,医疗队住的是自己盖的干打垒土坯房,不保暖,大家轮流值班,入睡和起床前在简易铁皮炉里点燃一棵红柳根,在烟雾缭绕中入睡和起床。夜间男队员小便就尿在空葡萄糖瓶中,一早扔出去很快就结冰,厕所里排出大便很快冻冰,越堆越高。有人说男士小便时要一边撒尿,一边用棍敲打冻的冰,我想有人可能经历过,我还真没遇上。

家书抵万金

阿里大半年封山,信件和电影片拷贝只能靠兰州空*每月一次空投,毕淑敏描述过*人,当然也有北京医疗队队员提早到空投现场迎接期盼的家书情景。

整段在阿里的时光里,70名队员只有3人被批准跟北京通过电话,当时如果医疗队员家里有要事,需打电话,要经大队部向卫生部请示,获准后到*分区通讯营*线接到卫生部总机,医院总机,当时家里也无座机,医院总机接电话。

阿里缺氧

阿里气压低,60~70℃水就开了,做饭必须用高压锅,否则只能吃夹生饭,那时阿里8元钱买只羊,羊皮卖1元,7元吃只羊,也必须用高压锅才能焖熟羊肉,大家轮流做饭。我根本不会,便主动承担挑水任务,刚上山时走路都气喘的我,3个月后挑两大桶水健步如飞。

医疗队上山前阿里连生理盐水都没有,抓把盐放水里,60~70℃煮沸,冷却后就用于手术中冲洗胸腹腔,可从未发生过感染,因为阿里地广人稀,三个半浙江省面积,人口当时仅4万,至今才8万,另外高原紫外线强。医疗队配有药剂专业人员,是北医药学系的庞吉海,医院建立了制剂室,阿里高原从此告别了做手术没生理盐水的时代,阿里地区医疗设备十分简陋,而且年久失修,因此医疗队中有两名北京医疗仪器厂(即今天华润万东的前身)的师傅负责首府与各县的医疗设备维修,他们任务是半年,半年后便下山回京。

日常生活

阿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医疗队经常去十八连和通讯营吃*队的饭,解放*也经常送给医疗队水果、蔬菜、罐头,山上文化生活匮泛,只有每月空投那些陆续解禁的老影片,如《青春之歌》《女篮五号》《热火春风斗古

城》《冰山上的来客》等。文化局樊局长是陕西调上来的干部,调来后患慢性气管炎,是我山上结交的好朋友,医疗队想看什么影片,他都优先安排,即使寒冬也露天放映,阿里冬天晚十点才天黑,我们全身武装,把发的*用皮帽、皮大衣、棉裤、皮毛大头鞋、手套全都穿上去看电影。

苦读英语

到达阿里后,医疗队员中普遍存在脑缺氧的担心,不大敢读书,加上经常停电,只有每月每人下发的几箱粗大红蜡烛照明,大家也顾虑烛光下看书对眼睛不好。可我一是常年有读书习惯,二是山上患者很少,空闲时间多,不舍得浪费时光,于是抓紧时间读影印本《西氏内科学》英文原著,学专业,学英文,一箭双雕。一边抄写,一边读,我在阿里一直坚持了下来,也没读傻大脑。

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只有广播电台,阿里根本收听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纸也只能等每月空投时看,新闻已变旧闻。阿里离新德里比距拉萨还近,可清晰听到印度的广播,是那种十分流利但难以听懂的印度英语。

像从烟囱里钻出来了

在阿里强紫外线照射下,大家都变得很黑。当我们70名医疗队员无一人伤亡,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到达叶城时,我的血红蛋白超过18克,下到叶城终于不再缺氧了,有队员说我们终于从烟囱筒中钻出来了。

归心似箭

接近下山时,队员们纷纷向我反映,要求回程乘飞机,本来卫生部安排医疗队在乌鲁木齐休息一下去参观石河子农垦兵团,全体队员一致要求取消,直接返京与家人团聚,最后卫生部请示国务院批准,医疗队可搭乘飞机从和田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至北京乘坐火车,我第一次乘上飞机了,苏联的伊尔-18小飞机。阿里医疗队阿里医疗队共有8个分队,分别驻扎在首府狮泉河和7个县,医院驻首府,也是大队部所在地。广安门中医研究院驻普兰县,海拔最低,米左右,与尼泊尔交界有外贸市场,医疗队员往回带东西都托普兰分队,常带的有*色铁皮圆桶装的印度产降压药萝芙木,走私的瓦时针手表,狮泉河到普兰途中可看到神山圣湖和*湖。

新疆分队驻扎达县,古格王国所在地,从狮泉河去扎达途中也可见到极为壮观的土林,真是大自然的*斧神工!海拔也米左右。医院驻噶尔县,离狮泉河最近,海拔也接近,米左右。医院驻日土,是班公湖和湖中美丽鸟岛所在地,海拔米左右。医院和天津分队所在的革吉县与措勤县是最艰苦的,海拔~米。

留下不走医疗队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10年间,为落实毛主席“”指示,周总理亲自组织分别奔赴西藏阿里、甘肃河西走廊、延安老区和云南西双版纳四支北京医疗队,周总理这段时间日理万机,后又重病缠身,但他十分重视关心北京医疗队,多次接见。总理最重要嘱托是留下不走的医疗队,要把当地医生培养好,我在阿里期间兼任地区卫校校长,亲自编写教材,自己刻钢报,印刷讲义,给藏族学生讲课,又选出春花、玛尼、吉卓玛等到北京医学院学习,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扎根阿里,为阿里人民服务30多年,春花是阿里*区副司令员贡保的女儿,医院院长,一直在阿里工作到前年才退休,她是一名医院管理者,我为培养过这位优秀学生自豪。5年前我带着志愿者走进和田,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我再次把“留下不走医疗队”的口号在新时代传播得家喻户晓。

不忘初心

一次阿里行,一生阿里情,阿里岁月留给我无限的回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別能战斗的阿里精神永远鼓舞激励着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胡大一

年7月

(来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