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0日下午,东南大学“永远在路上”红色大讲堂第三十九讲,在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圆满举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王焘老师和姚旭老师为九龙湖校区全体*员同志带来题为“风雪南极,砥砺前行”的精彩报告,其中王焘老师现已参加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姚旭老师更是连续13年赴南极考察。本次红色讲堂由自动化学院*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赵剑锋老师主持;同时第35次南极考察泰山站队成员、自动化学院葛健老师,第36次南极考察泰山站队成员、能源与环境学院刘西陲老师、自动化学院方仕雄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王焘老师登台主讲
自动化学院*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赵剑锋老师主持
讲座速递
南极洲在人们眼中的印象一般为气候恶劣,难以生存,盖因其为世界之高极(平均海拔米)、寒极(气温可低至-89.2℃)、旱极(年平均降水量仅50毫米)、风极(瞬时风速可达米/秒);亦因此南极洲没有高等植物、没有土著居民、也没有领土主权归属,因此南极洲成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大陆,研究意义巨大;且南极大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能源、海洋生物资源,尤其是南极的淡水资源,占世界淡水总量的72%。
世界各国都积极进行南极考察,目前南极考察站共建有84个,其中常年站41个,夏季站43个。王焘老师提到,在《南极公约》中各国约定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科学考察工作,同时又不以领土扩张为主张,因此南极洲欢迎世界各国进行考察。
中国于年首次进行南极考察,前辈们不惧艰苦,泡在零度的海水中将船上的货物卸下,终于在年2月20日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迈出了中国南极考察的一大步。此后中国南极考察不断深入,年中山站建成;年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建成;年泰山站建成,成为昆仑站和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
细数中国历代科学考察船,自第一代的向阳红10号到第二代的极地号,再到中国南极考察中功不可没的大国重器极地破冰船雪龙号、年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装备逐步走向国产化、现代化;同时年中国首架南极考察固定翼飞机雪鹰号亦完成南极首飞,中国南极考察正式进入航空时代。在中国37年的南极科学考察中,越发重要的国际地位,逐渐走在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同样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南极考察非常有意义,但也伴随着风险,王焘老师讲道,曾经有一辆南极雪地车在从海滨开往中山站时落入海水,前后仅仅1分钟的时间,司机即发生休克。此项工作危险如斯,所以我国开展科考时,海滨卸货工作*员要起带头作用,四辆车正副驾驶8人都要是*员。当然南极考察不仅有危险,亦有无数欢乐,中山站附近有帝企鹅繁殖地,可以见到数之不尽的帝企鹅,有冰雪下的夕阳美景,亦有绚丽的极光。
这37年来,中国的极地考察事业不断进步,受到了*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年中国首次进行南极考察,邓小平同志曾言“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也讲道“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最后王焘老师号召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新一代的南极考察队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讲座结束后,王焘老师和姚旭老师还和同学们交流互动,解答疑惑。
姚旭老师与同学进行交流
讲座现场
学生感想
这次红色大讲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南极科考工作的不易和南极科考队员的艰辛,他们不仅要克服生理上的极限,还要与家人长时间分离,甚至连续多年春节不能与家人团聚,这种为科考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年*员敬佩和学习!此外,南京科考工作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突破,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员同志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早日将我们所学用于伟大的共产助于事业的建设中去!
——机械工程学院刘子龙
今日在焦廷标馆听王焘老师的讲授,我见识了南极考察的奇幻之旅,虽然辛苦艰险,但有美好的风景也有为国争光的荣耀。自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37年中,在科学考察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国际极地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充分反应了我们伟大祖国在*的改革开放*策和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经济持续发展、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日新月异面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鼓舞了极地考察健儿为祖国、为科学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创新精神。东大老师也积极参加南极科考,为国家作出东大贡献,我内心深受鼓舞。
——能源与环境学院张婧
在“风雪南极、砥砺前行”主题*课中,南极考察科研队员王焘提到,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容易的。在上世纪我国并不是南极科考的协约国,甚至不能参加国际南极考察队的常规会议,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但随着国际实力的发展,在南极科考队员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在年完成了第一次南极科考,在年建成了我们中国在南极的“家”——长城站,至今为止,已经顺利完成了37次南极考察和11次北极考察。但是,王焘强调“我国算是南极考察的大国,但还远远不能成为南极考察的强国”,南极考察是中国对外的窗口,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还任重道远,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叶子文
微语录
1、全球97%的淡水资源在南极洲。
2、《南极公约》是所有参加南极考察的国家共同遵守的规则。
3、任何国家不能对南极提出主权归属。
4、南极应只应用于和平目的。
5、国际上对南极的投入有增无减。
6、南极考察对国家长远来讲,是战略。
7、长城站是我国对外的一张名片。
8、南极并不全是死气沉沉的,也有非常活跃的区域。
9、泰山站在新能源方面有示范性作用。
10、雪龙2号是一个极地科考的平台。
11、37年来,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受到了*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12、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13、无处不见的风险与挑战。
14、南极不只有风险,也有很多乐趣。
编辑
求是工作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