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别人叫出去的。格勒消失没多久,有队员从外面跑进小屋。
“过来取暖。”
跟着出去,才知道我们所在的小屋仅是这个板房的一半,取暖的屋子在另一半。
门已经被打开,应该还是虚掩着没有上锁。房间里有一扇被塑料布封住的窗,光线可以通过窗透进来,虽然比不上玻璃,还是要被刚才全是板墙的屋子敞亮很多。很多块各种颜色的泡沫地垫拼接着铺满了地面,泡沫地垫上虽不至一尘不染,却也没明显的污痕。四周的墙壁被几种颜色的布围了起来,一个铺着布的凳子上摆放着油盐酱醋。不似刚才的黑屋堆满杂物,这间房内并无杂乱堆积,应是平日里起居生活之用,隔壁就应是储物间了。房屋的中间有个铁质炉子,炉子已被木料点燃,烧得红红火火,一根烟囱从炉子伸到屋顶。
这样的炉子我曾在藏区多次见过,差别仅在大小。第一次进藏,七月四千多米的五道梁,一家简陋至极的小饭馆里也是类似的装具,燃烧的炉子上放着水壶。屋外飘着雪,有了炉子的房间比外面暖和不少。
烤火
“现在是夏天。”寒风灌进屋子,我对长相已分不出汉人还是藏人的店主说。
“这里一年四季都这样。”
我这才明白刚才格勒说的点火取暖原来是在这里。不知他从哪里去了木材,未曾看到他从黑屋取木料,也不知他如何引的火,进屋时已是暖暖的火光。
这里的暖意顿时引来了更多的人,屋中没有座位,也无需坐,大多人的衣裤都湿,湿露的衣服让体感温度明显下降,需要就近火源烤干。大家都很自觉,没人长时间站在最靠近炉子的位置,如同极夜时南极的抱团取暖的帝企鹅一样,大家轮换中间的位置。
几个队员在炉子上不停地搓着手,我们之后进来的队员经历了更长的风雨,也被寒冷卷裹了更长的时间。轮到我靠近时,我把腿伸了过去。冲锋衣里面还有加绒衣和保暖内衣,隔着几层,即便外面湿了,里面还干。冲锋裤里只有一条速干裤,容易把寒气带进去,我首先把裤子烤干。
点好火的格勒站在一边,稍低着头,没有说话。他的衣物远不如我们,应该湿的厉害,却不肯上来烤火。
“这房子是你们的?”我诧异于无人山谷中小屋可以如此随便进入,问格勒。
“不是。牧民放牧时用,采虫草也用。”
“谁都可以进来?”
烤火
“需要取暖避雨就可以。”
“不用付钱?”
“不用。用完了熄火,关门就好”
也曾听说藏区深山有这样的休息小屋,屋主在自己不使用时,无偿提供给需要的人,用的人只需要走时把用过的物品添好,留给下一个使用的人。
一堆队员站在炉边,暖热的空气把刚才的寒冷驱散,不停爬山的疲劳也在此得到缓解,一些队员拿出路粮在里面用餐。暖和的空气也暖和了氛围,几天的相聚也使起初的生疏隔阂渐渐消融,话语也开始多了起来。
户外的生活,大家聊得基本是户外,说的最多的莫过于装备。我仍旧话少,就听着他们说话。岱庭也在其中,他那一身装备被所有人赞许和羡慕。我也知道了除了始祖鸟,还有哥伦比亚,北面,狼爪,探路者等等来之前从未听过的大品牌。我的凯乐石、伯希和组合衣着在这里基本处于最低一层。曾经买的最多的迪卡侬,在这里已经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我并无准备回家更新,岱庭那一身不惧大雨的衣物是真的好,而我又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像他那样自由在山野游走。身上的衣物可以扛风寒,抵御一定的雨水就可以了。
海子终于护着中队赶到,十八个队员到了大半,横川仍旧未到。横川陪着尾队,他未到,意味着最后一组人仍在路上,海子说离着小屋还有不少距离。
速干衣裤的特点就是速干,带有一定防水能力的衣裤并未有完全湿透,暖热的火力下,衣裤很快就干透,我甚至还能体会到热力通过衣物渗透到皮肤上,舒适的感觉都不想再继续走下去。
“还有多远?”有人问海子。
“没好远。”
“还要不要爬山?”这是我问的,我只关心要不要爬山。哪怕是低海拔平地,爬山也不是件舒畅的事儿,更别说四五千米的高原,还是大风夹着雨雪。
海子犹豫了一下:“快到了,快到了。”他并没明确回答,我更感觉这是在安慰我和周围体力和意志都已不太强大的人们。
此日出发不久时等待队员的格勒
风雪渐小,最后梯队的队员仍旧遥遥无期,不见踪影。我们前队已经在小屋中休息了很久,体力最好的岱庭和云霞决定不再等待,出门赶路。格勒按照海子的要求继续等待后队,这样的话提前出发的队员就必须自己按照路痕前行。海子看他们去意坚决,不再阻拦。
“就一条路,你们沿着这条路走,分叉路口时,右拐上山。”这些话是对岱庭和云霞说的。几天下来和一直的打头,他知道岱庭云霞的体能,对他们只需要如实说。
岱庭早已把炉头气罐收拾妥当,带头冲了出去。外面仍有雨雪,云霞穿上了雨衣,跟了出去,余光里,老猫似乎也出了门。我拿下挂在木梁上的雨衣,一边穿一边跟上他们的影子。屋中休息了很长时间,我也不想耽搁,希望尽快走到终点。此日雨雪中不停攀爬四五个小时,我的体能也到了极限,疲劳感非常明显,营地里才能彻底放松好好休整。
我的后面,连着追出来好多位队员。
.2.9,夜,家中,写于电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