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46岁的金华摄友吴晓刚刚花了十几万,结束了一趟为期20天的南极之旅返回金华,已经又开始怀念那个冰雪包裹的纯净世界。
此刻的南极,正处于夏季末期,对不是从事科考活动的探险观光旅行团而言,是眼下最后的观赏佳期。
吴晓3月2日从杭州出发,乘飞机到达多哈,再转机前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到达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
到了这里,就得换乘船舶了,前往南极,一般的船只是不行的,吨级、高7层的破冰船“海钻石”号就是吴晓此行最重要的活动基地。
船上活动精彩丰富,吃住都不差,在不登岛的日子里,还会举办各类专家讲座和联谊活动,以打发没有网络和手机信号的日子。
电话只有卫星电话,流量也可以有,就是有些贵,几百美金可能发个几张照片就用光了。
而像直升机这种就更夸张了,一般只用于科研活动,私人要租的话,50万人民币只够你飞一趟。
最刺激的自然是每天早上的登岛活动,可以和南极洲的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
登岛基本都在上午,每次仅持续1-2个小时,而且要试每天的天气和风浪情况而定,等了一个早上最后不得不遗憾取消的事情,也是有的。
在船上15天时间,行程多海里,吴晓一共也就有5次登岛机会。
冲锋衣、防晒霜、太阳镜,准备充分并进行全身清洁和足底消*之后,才被允许从大船下去,坐上10人的冲锋舟。
每艘冲锋舟都有一名探险队员作领队,他们多是以志愿者身份招募进船的,来历惊人,有的是历史学家、有的是鸟类学家、有的是海洋生物学家,其中甚至有剑桥大学的博士,吴晓说,专家们的介绍,让他们对企鹅、海豹、海狗和鲸鱼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让我们跟着吴晓的手机镜头,领略下南极的风光
帝企鹅、王企鹅、阿德雷企鹅、岱瑁企鹅、跳岩企鹅……吴晓说,南极洲的这些精灵似乎天生对人类充满好奇,他很顺利地就留下了它们娇憨的身影。
海狗也一样,看到你跑,会一跃一跳地跟在你后面,让他们停下来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停下来面对它们拍拍手鼓个掌,它们就吓跑了。
十几米长的鲸鱼自然是最难得看到的,即便那里已经是鲸鱼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海钻石号”母船会用海底声纳确定鲸鱼的位置,然后冲锋舟载着队员们疾驶过去,近距离感受鲸鱼出水的场面。
南极的风光的确让人震撼,雄壮巍峨的冰川山脉、雪白的大地,空气特别清新,还有黑色和蓝色的冰山。
吴晓说,他最远到了南纬64度还要以南的地方,在地球的最南端,吴晓说,大自然的浩瀚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但他见识到中国南极的科考站长城站之后,另一种感受充斥了他的心扉:30多年前,祖国先辈冒着生命的危险,跑到4万8千多公里外的南极,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匮乏的物质条件下,毅然一步一步建立起科考的基地,他为祖国感到自豪。
长城站为国人提供了珍贵的移动信号,在那里,吴晓打了个电话给家里报了个平安,说,南极真的是震撼心灵。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傅颖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