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相信,即便你不是忠实的纪录片爱好者,也一定听说过:“BBC出品,必是精品”。
比如之前的《蓝色星球》、《地球动脉》系列......无一不获得了超高的评价。
最近,BBC新作又高调开播了,简直堪称动物界“权利的游戏”!
依然是熟悉的戴维·阿滕伯勒爵士。
作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他本人俨然已经成为优秀自然纪录片的“代言人”。
说起叔对他最初的记忆,还是在《动物世界》中,那位侃侃而谈、儒雅幽默的“可爱老头”。
到如今,92岁的老爷子依旧神采奕奕的为纪录片做着解说。
高配置严要求之下,质量自然依旧过硬。一开播,豆瓣评分直奔9.7,甚至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它就是今年年末最不可错过的自然纪录片——
《王朝》
在地球上,只要有生命,就有“王朝”。
繁衍生息,则是动物们延续“王朝”最重要的一件事。
因此,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南极洲正在准备繁衍后代的帝企鹅们。
阿特卡海湾,一年中有九个月的时间都是一片茫茫冰原。
几千只企鹅相聚在此,为繁衍后代做着准备。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
企鹅们寻找着自己的另一半,通过仪式结为伴侣,交配后静静等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待到企鹅蛋产出,雌企鹅由于能量消耗过大,不得不回到大海中捕食。孵化宝宝的重任,就压在了雄企鹅身上。
毫不夸张地说,动物之中,雄企鹅恐怕是最称职的父亲之一。
可这荣誉的背后,满是危机。
孵化没多久,南极洲迎来了难熬的极夜。
没有阳光,没有食物,雄企鹅们还要接受超大暴风雪的考验。
根据拍摄人员的设备监测,暴风雪甚至时常达到公里每小时。
而在平坦无垠的海湾上,雄企鹅们只能没有任何遮挡地直面风雪。
为了御寒,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彼此依靠,挨在一起互相取暖。
在这样的严寒下,没有哪只企鹅能长时间安守取暖圈的外围。在不断的推搡挤压之中,企鹅群们一点点偏离着最初的地点。
为了保证雌企鹅能找到他们,他们必须在风雪稍小时,拖着疲惫饥饿的身躯,再次“长途跋涉”。
并不算太远的路程,企鹅们却走得异常艰难。
为了让企鹅蛋可以安全无虞的待在育仔囊中,雄企鹅们必须时刻用双脚托着它们。
这让他们本就不太方便的行走变得更加困难。
跌倒,成了常事。
重新站起来,却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因此,每一场暴风雪过后,都有太多企鹅和它的宝宝永远的沉睡在了冰雪之中。
好不容易撑到白昼再次到来,雄企鹅的孵化工作总算告一段落。
可属于企鹅宝宝们的“挣扎”才刚刚开始。
几个月的孵化时间,雄企鹅积蓄的食物能量早已消耗殆尽,此时如果雌企鹅没有及时回来,等待小企鹅的就只剩下——死亡。
而还没见过面就要承担丧子之痛,也是很多雌企鹅不得不面对的噩耗。
因此,在巨大的母性本能下,她们会不由自主地去争抢别人的孩子。也自然有很多小企鹅成了这场抢夺中的牺牲品。
根据拍摄员的观察统计,种种原因之下,这一批小企鹅的生存率只能达到三分之二。
乍一看,这个结果或许还不算太差。
可当你亲眼目睹过它们的死亡,便再也不会觉得庆幸。
繁衍,这个看似喜悦的事情,在无常的大自然面前,是一件艰辛至极的事。
而除了繁衍,对于一个动物“王朝”来说,还有很多事情同样影响着它们的族群、权利和生存。
在撒哈拉沙漠边境的黑猩猩群中,老首领的“卫冕之战”真实又残酷。
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上,母狮警惕的守卫着王座。
在非洲津巴布韦赞比西河洪泛平原上,杂色狼母女间也有勾心斗角。
印度班达迦丛林中,老虎王的后裔努力地捍卫着自己的领地。
五集,五种动物,五个故事,是动物王朝兴衰交替的缩影。
而这也是《王朝》最不同于其他动物纪录片的地方。
告别主题统一、内容细碎的传统纪录片模式,《王朝》采用了颇具新意的“单元剧”形式,让影片内容更加充满戏剧性。
以第一集的黑猩猩为例,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和妻儿安全,首领也会找同盟、拉关系,竭尽一切努力来捍卫自己的“王座”。
即便被赶下高位,即便在斗争中伤痕累累,可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它就不会轻言放弃。
也因此,当看见搏斗之后的它奄奄一息地睁开眼,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在《王朝》中,你会发现,动物并不只有野性和本能,它们同样有着超越动物本能的尊严和情感。
也因为这样,将它称为动物界的《权利的游戏》,叔绝对赞成。
而在纪录片的精彩之外,有一个问题同样让人不能忽视——这样多彩生动的动物世界,我们还能看到多少呢?
面对采访时,制片人迈克尔就曾明确表示:选择这五种动物,是在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一方面,从片子本身的可看性和观众的角度考虑,狮子等动物确实是首选。
可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这五种动物,都濒临灭绝。
在这个“适者生存、生者为王”的世界中,动物们既要接受着大自然的严酷挑战,还要承受着人类所带来的残忍伤害。
纪录片中,戴尔明确指出,由于人类毫无节制的开采金矿,黑猩猩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全球变暖,冰层存留时间变短,留给企鹅们哺育下一代的时间也在因此缩减着。
人类栖息地的不断扩张,导致动物们正面临着保卫栖息地的困难。它们的领地不断缩小,族群间为了生存的争斗也因此更加频繁。
人类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带给动物们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多。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新闻,无不告诉着我们一些残忍的事实。
在旅游业兴旺的泰国,大象温顺无比的背后,可能是日夜不分的象钩惩罚。每年因遭受毒打和承受不了高压而死的大象不计其数。
以海产品闻名的日本,甚至有人前往南极洲非法捕鲸,光海洋守护者协会每年都会在他们的捕鲸叉下拯救出上千头鲸鱼。
而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地球上平均每天都会有75个物种彻底消失。濒危动物的数量更是逐年下降。
可是更多时候,我们也仅限于“知道”。
正如我们知道罪恶一直存在,可非亲身经历者永远不能体会其痛苦。
这让叔突然想到了前一阵大热的综艺《奇遇人生》。
在出发去非洲之前,小S曾多次表示她对大象的喜爱。贴纸、纹身,无不证明着这种喜爱。她甚至表示过,如果可以,自己甚至想饲养大象。
在到达保护区后,小S也曾多次表示想要抚摸大象,但都遭到了饲养员的拒绝。
起初,或许她并不能完全理解工作者的拒绝。
直到两只小象突然偏离了日常活动范围,所有人都陷入担心。
小S像是一个母亲对于未归家孩子的担心,而保护区工作者看起来情绪则更为复杂。
直到他们意外目睹了一具大象的尸体,小S或许终于能对工作者们感同身受。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即便是保护区,大象们也无法彻底的躲开盗猎者。
为了获得完整的象牙,偷盗者甚至会直接割下大象的前半张脸。
取走象牙后,象鼻被随意抛在一边,等待着大象的,就只有流血而死的结局。
比起统计表上冰冷的数字,这样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血淋淋的事实更加触目惊心。
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投身于动物保护之中。
纪录片中有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众所周知,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不干涉动物的任何自然行为和遭遇是所有拍摄人员应当遵循的职业素养之一。
可这一次,在拍摄帝企鹅时,他们还是忍不住“伸出了手”。
在一次暴风雪之后,拍摄人员听到了远处的响动。
一个较深的雪坑,困住了一群企鹅。相比于平地上摔倒,带着孩子爬陡坡明显更加困难。
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为了更多数的生存,企鹅群们没有时间等待“屡战屡败”的小企鹅。
因此,很多雌企鹅只能忍痛放弃落在雪坑下的企鹅宝宝,跟随大部队的步伐继续前进。
被落下的小企鹅茫然无措,天性或者说求生的本能让它努力地试图跟上母亲的步伐。可是因为瘦小,只能一次次的摔滚回坑底。
所有人都知道,离开了母亲和群体的庇护,等待它们的不会有第二种结局。
摄制组人员不能接触企鹅,却也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就这样死去。
最终,他们决定在雪坑中挖出一条台阶浅道。
这样的举动,或许只是杯水车薪,只能解一时之困。
可是,正如戴维爵士期望的那样: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不止当地政府、自然保护主义者,还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动物保护的事业中去。”
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点保护动物的意识,多一点在不影响动物种群前提下力所能及的善意保护,或许更多动物的“王朝”都有机会永远的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