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发改局扶贫工作队员郭坤祥“抗疫”“扶贫”纪实
作者:高建强
(接上期)
疫情虽解封,发展不能停
3月12日植树节。武穴终于盼来了拆卡的喜讯,垸场卡、村口卡全部拆除,小区、村口全部解封。
“这是胜利的象征,也是转战的前兆!”郭坤祥清楚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更清楚村民家庭因疫情导致收入减少所带来的困难。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对标“四进”,按照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及市委办2号文件内容,郭坤祥肩负起了李堂选扶贫工作队队长的职责。“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统筹抓好复工复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春耕生产、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
李堂选村拥有充足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但由于地理位置偏避,以前道路狭窄、泥泞,村里户人家有30户贫困户。虽说年全部脱贫了,但除少部分是靠外出务工脱贫外,大部分是靠国家、靠政府输血脱贫的。这部分靠外出务工脱贫的人员因疫情滞留在家,会不会返回贫困?如何当好村支委参谋,充分发挥李堂选村村支部的战斗力,带领、动员村民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自己造血,让全体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共奔小康,使李堂选村变为人人羡慕的美丽富裕幸福小康村?这些正是工作队面临的新的压力和挑战!
郭坤祥率领队员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在市、镇扶贫办的指导下,入户遍访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制订详细帮扶脱贫发展计划。大家一致认为疫情虽解封,发展不能停,决定必须尽快依托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为确保高质量招商引资,又必须自我努力,前期建好自己的家园。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郭坤祥同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村民抢抓各项政策机遇,投入近万元干了多件实质性工作:修建米的四好通村公路;修筑米的公路护栏,并在公路两边路肩分别植有余棵香樟;修建2个公厕、改造58个户厕;整治1个水塘;配备森林防火设备10台套;自来水进村并部分入户;建立及时清运垃圾机制等。
美丽的村容村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郭坤祥同村两委班子一起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李堂选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强劲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扶贫扶根本,宣传要先行
“扶贫要扶根本。要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机制、新路子,彻底改变‘输血式扶贫’旧模式,积极打造‘造血式扶贫’新模式,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新机制,使扶贫工作成果能长期发挥效益。”郭坤祥指出。结合村实际情况,他提出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规划,精准施策,发展产业,带领村民一个不落共同奔小康。他认为济困、扶智、扶志是工作重点,产业发展是工作根本。巩固脱贫成果,建设以“乞丐县长”张凤林烈士墓为主线的武穴市重要爱国主义及廉政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名片,提升美丽乡村品牌,是李堂选村发展方向性总体规划。
要发展产业,就必须将村里的资源优势宣传出去,所以,宣传工作要先行。郭坤祥发挥他喜好每日写日记的特长,将李堂选村的“抗疫”、“扶贫”工作真实、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将李堂选村发展产业的各种优势报道出来。在他发表的日记里,出现的最多的字眼是:武穴市大法寺镇李堂选村是原广济县第一任县长、“乞丐”县长张凤林烈士的故乡,是武穴市重要的爱国主义及廉政教育基地之一。该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花子仙山占地2余亩,常年流淌的富硒矿泉水顺着五条主干渠滋养着全村人和多亩农作物及周边的杨门、月塘、百可三个村部分农田作物。近年来在镇党委书记付海强的指导下、在村支部书记李清军的带领下,这里已由过去的山角落村变成了美丽宜居乡村。这里的公路宽敞美化绿化、乡风文明和谐、村民豪爽耿直。村附近有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避难的刘主(留主)山和天鹅观景台,是发展旅游、矿物开发及绿色健康生态农业极佳选择地。
他通过《楚天